[实用新型]三相泡沫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9985.1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4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红;李本利;唐宝华;杜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
主分类号: | A62C5/02 | 分类号: | A62C5/02;A62C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王宏星 |
地址: | 06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泡沫 产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沫产生装置,特别适用于油罐火灾的扑救。
背景技术
目前,泡沫发生装置主要有固定泡沫发生装置和移动泡沫发生装置。固定泡沫发生装置主要用于固定泡沫灭火系统和泡沫喷淋灭火系统。移动泡沫发生装置主要用于泡沫消防车、推车式泡沫灭火装置和背负式泡沫灭火装置上。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主要类型有:环泵式负压泡沫比例混合器、管线式泡沫比例混合器、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平衡式比列混合装置。现有的发生装置都是在两相泡沫(液体和气体的混合)的基础上设计和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抗烧三相泡沫,是往现有的泡沫液中添加轻质粉体材料,形成三相泡沫,能有效提高泡沫的抗烧性。比起目前的泡沫发生装置,三相泡沫发生装置要多涉及轻质固体材料添加这一内容,产生三相泡沫的泡沫发生装置还是一片空白。
现有泡沫发生装置只适用于一般的两相泡沫,对于要加入轻质固体粉末的三相泡沫不能实现,为填补产生三相泡沫装置的空白。本实用新型着重解决如何按比例将轻质固体粉末加入泡沫液,并进行充分混合,最后产生三相泡沫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将轻质固体粉末、泡沫混合液按比例进行充分混合,然后产生三相泡沫进行喷射。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三相泡沫产生装置包括泡沫混合液罐、一次混合室、二次混合室、固液两相比例混合装置、泡沫喷射器具、消防水泵;所述消防水泵分别与泡沫混合液罐、二次混合室、固液两相比例混合装置和泡沫喷射器具相连通,所述固液两相比例混合装置与一次混合室相连通,所述一次混合室与二次混合室相连通。
所述三相泡沫产生装置还包括粉液控制阀、固液两相比例混合装置控制阀;所述粉液控制阀用于控制流入到所述消防泵进水口处的固液混合物;所述固液两相比例混合装置控制阀用于所述泡沫混合液与固体相混合。
所述固液两相比例混合装置包括:轻质固体粉末罐、粉体送料器壳体、粉体送料机构、电机、比例混合室;所述粉体进料器壳体与所述轻质固体粉末罐相连通,所述粉体进料机构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开有一孔,所述粉体送料器壳体穿过所述粉体进料机构的所述孔与所述比例混合室相连通,所述电机与所述粉体进料机构相连通,用于控制轻质固体粉末的添加量。
本实用新型的三相泡沫产生装置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克服现有泡沫产生装置不能产生三相泡沫的缺点。在现有消防装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能很好的运用于消防部队的实战,充分发挥三相泡沫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是固液两相比例混合装置结构组成剖面示意图;
图4是二次混合室的结构组成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粉-液控制阀1、泡沫混合液罐2、二次混合室3、一次混合室4、固液两相比例混合装置5、固液两相比例混合装置控制阀6、泡沫喷射器具7、消防水泵8、混合室壳体3-1、固-液混合腔室3-2、出粉-液管路3-3、轻质固体粉末罐5-1、粉体送料器壳体5-2、粉体送料机构5-3、电机5-4、比例混合室5-5。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组成示意图。三相泡沫产生装置包括粉-液控制阀1、泡沫混合液罐2、二次混合室3、一次混合室4、固液两相比例混合装置5、固液两相比例混合装置控制阀6、泡沫喷射器具7、消防水泵8;消防水泵8分别与泡沫混合液罐2、二次混合室3、固液两相比例混合装置5和泡沫喷射器具7相连通,固液两相比例混合装置5与一次混合室4相连通,所述一次混合室3与二次混合室4相连通。
图3是固液两相比例混合装置结构组成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固液两相比例混合装置包括:轻质固体粉末罐5-1、粉体送料器壳体5-2、粉体送料机构5-3、电机5-4、比例混合室5-5,粉体进料器壳体5-2与轻质固体粉末罐5-1相连通,粉体进料机构5-3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开有一孔,粉体送料器壳体5-2穿过粉体进料机构5-3的孔与比例混合室5-5连通,电机5-4与粉体进料机构5-3连通,电机5-4通过调整其转速控制轻质粉体材料的添加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未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9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贮存瓶组
- 下一篇:绳索保护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