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连接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8743.0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5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侯静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静芳 |
主分类号: | H01R11/09 | 分类号: | H01R11/09;H01R11/01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望***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电连接端子在电气设备中广泛应用,而一些小型电连接器,在家用电器行业中也有广泛应用。目前,家用电器行业中,内部结构中的导线连接,使用的通常是封闭接线端子,俗称接线帽;或者螺钉接线端子。使用封闭接线端子时,一般是将两条或者三条导线的线头拧在一起,然后插入封闭接线端子中的导电体内,然后再使用工具对端子中部施加一定的加紧力,使得端子中的导电体变形,加紧插入的导线。这种方式操作,一方面,操作复杂,动作多,完成时间慢,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端子的中部被工具挤压后,容易出现破皮现象,导致漏电,或者绝缘层耐压不够,从而产生品质问题。使用螺钉接线端子时,通常导线的线头需要事先铆接金属端子,然后将铆接金属端子后的导线插入到螺钉接线端子的导电孔中,再使用螺丝刀将螺钉接线端子上的螺钉拧紧,压住导线的金属端子,并且每个导线需要这样操作一次,操作难度大,效率非常低下,相对来讲成本也较高。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们研制了一种改进的电连接端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端子,有效解决传统的电连接端子使用接线帽时出现的操作复杂、动作多、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破皮现象导致的漏电、绝缘层耐压不够的问题;有效解决传统的电连接端子使用螺钉接线端子时出现的操作复杂、操作难度大、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的问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连接端子,包括壳体2、与壳体2连接的壳体盖3、位于壳体内的静触片1和动触片,所述壳体2设有两个以上过线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为两个以上的V形动触片4,所述每个V形动触片4对应一个过线孔21,所述V形动触片4的活动片41由静触片1接触连通,该活动片41在电导线插进过线孔21时朝远离过线孔21的方向打开。
另一种电连接端子,包括壳体2、与壳体2连接的壳体盖3、位于壳体内的静触片1和动触片,所述壳体2设有两个以上过线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为两个以上的V形动触片4,所述每个V形动触片4对应一个过线孔21,所述V形动触片4的活动片41由静触片1接触连通,该活动片41在电导线插进过线孔21时朝远离过线孔21的方向打开,所述静触片1为倒U形,所述静触片1的两侧各与V形动触片4的活动片41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该电连接端子包括壳体、与壳体连接的壳体盖、位于壳体内的静触片和动触片,所述壳体设有两个以上过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为两个以上的V形动触片,所述每个V形动触片对应一个过线孔,所述V形动触片的活动片由静触片接触连通,该活动片在电导线插进过线孔时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打开,使用时,将电导线插入过线孔,活动片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打开,电导线被夹持在静触片和活动片之间,静触片便可将被夹持在静触片和V形动触片的活动片之间的电导线连通,安装方便快捷,且静触片和V形动触片结构简单,制造工艺要求较低,制造成本低。另一种电连接端子,包括壳体、与壳体连接的壳体盖、位于壳体内的静触片和动触片,所述壳体设有两个以上过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为两个以上的V形动触片,所述每个V形动触片对应一个过线孔,所述V形动触片的活动片由静触片接触连通,该活动片在电导线插进过线孔时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打开,所述静触片为倒U形,所述静触片的两侧各与V形动触片的活动片接触,除了安装方便快捷、制造工艺要求较低、制造成本低外,多条电导线的连通所需面积也较小。这样能有效解决传统的电连接端子使用接线帽时出现的操作复杂、动作多、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破皮现象导致的漏电、绝缘层耐压不够的问题;有效解决传统的电连接端子使用螺钉接线端子时出现的操作复杂、操作难度大、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的问题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耐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打开壳体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横向界面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沿两个过线孔轴线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插入导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打开壳体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图3-2为图3-1A处的放大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静芳,未经侯静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8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配置于输纱装置的单多芯电线转换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