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感绕线电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8730.3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1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群;杨一杉;张传杰;陈兴旺;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伟创远东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3/02 | 分类号: | H01C3/02;H01C1/03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倪波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感绕线 电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领域,具体是一种无感绕线电阻器。
背景技术
公知的,绕线电阻是电气领域常用的元器件,通常是由合金丝单向绕制而成,当有电流通过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电感,而在某些电路中,我们不需要电感的出现,希望电感越小越好;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往往由于导线电阻与接触电阻的影响使得绕线电阻的精度降低,达不到电路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感绕线电阻器,该绕线电阻器能够极大地减少绕线电阻在通电时的感抗特性,并且能够消除导线电阻与接触电阻带来的误差,提高电阻器的使用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感绕线电阻器,包括螺旋方向相反的正绕线体与反绕线体,所述正绕线体与反绕线体的内端连为一体。
进一步地,正绕线体的外端与反绕线体的外端分别连接有V形引脚。
进一步地,所述V形引脚与绕线体通过银焊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舍弃了传统绕线电阻单向螺旋的结构,采用反向双螺旋绕线体,使电流在通过不同方向的绕线体时,电流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产生的电感相抵消,极大减少了电阻器的感抗特性;设置V形引脚使电阻器呈四引脚结构,能够消除导线电阻与接触电阻带来的误差,提高电阻器的使用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无感绕线电阻器,包括螺旋方向相反的正绕线体1与反绕线体2,正绕线体1与反绕线体2的内端连为一体;正绕线体1的外端连接有第一V形引脚3,反绕线体2的外端连接有第二V形引脚4;所述V形引脚与绕线体通过银焊5固定连接。
舍弃了传统绕线电阻单向螺旋的结构,采用反向双螺旋绕线体,使电流在通过正绕线体1与反绕线体2时,电流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产生的电感相抵消,极大减少了电阻器的感抗特性;设置V形引脚使电阻器呈四引脚结构,根据凯尔文测试法能够得知这种四引脚结构能够消除导线电阻与接触电阻带来的误差,提高电阻的使用精度;采用银焊,能够增强电阻的导电性能并且使V形引脚具有良好的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伟创远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市伟创远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8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皮的粘接切割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联动脱螺纹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