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烧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78533.1 | 申请日: | 2014-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3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飞群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2;F23D14/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机。
背景技术
燃烧机是一种将物质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反应方式转化热能的一种设备,即将空气与燃料通过预混装置按适当比例混兑以使其充分燃烧。
申请人于2009年申请授权了一篇专利号为CN 201265885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燃烧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一侧的风机、设于风机外的网罩和点火器、设于壳体出口端的燃烧器、主进气管道和长明火进气管道,燃烧器由大燃烧筒,设于大燃烧筒底部的小燃烧筒,设于小燃烧筒底部的燃气分配体,设于燃烧筒外围的风管和设于小燃烧筒上端的炉芯构成;燃气分配体底部与主进气管道相接连通;大燃烧筒和炉芯侧壁设有若干排斜向的气隙,小燃烧筒侧壁设若干进气孔;由风机驱动的气流先从进气孔进入到小燃烧筒内与从燃气出气孔进入的燃气预先混合,预混气从炉芯侧壁的气隙沿顺时针方向进入到大燃烧筒内,该预混气在大燃烧筒内再与从大燃烧筒侧壁的气隙沿逆时针方向进入的空气再次混合,这样就在大燃烧筒的内表面及炉芯的外表面形成一圈冷气流,有效隔离了燃烧火焰,大大减少回火的可能性,延长燃烧器的使用寿命,此外燃气与空气经过两次混合,达到充分燃烧;然而该燃烧机在使用时难以调节燃烧的火焰大小,当需要使用小火燃烧时,只能通过减小通入的燃气量,而空气的通入量难以控制、无法减少,导致混合气中燃气的比例较低,燃烧的效果不够,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能小火燃烧,又能大火燃烧,且燃烧充分彻底的燃烧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烧机,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混合气腔,混合气腔内设置有燃气管道,壳体的一侧为风口,壳体内对应风口位置形成有燃气混合室,壳体对应风口的另一侧为燃烧室,燃气混合室和燃烧室均与混合气腔相导通;燃气管道包括主火进气管和小火进气管,主火进气管的一端穿出壳体,且另一端伸入燃气混合室内;小火进气管呈三通管道设置并分别包括有进气端、进风端和出气端,进气端穿出壳体外,进风端伸入燃气混合室内,出气端伸入燃烧室内并连接有炉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气管道包括主火进气管和小火进气管,在需要小火燃烧时,可向小火进气管内通入燃气,同时向风口鼓入空气,燃气从小火进气管的进气端进入,空气从进风端进入,空气与燃气交汇混合后由出气端进入炉芯并由炉芯喷出,在燃烧室内的一对火焰离子感应针点火后进行小火燃烧;在需要大火燃烧时,可向主火进气管内通入燃气,燃气进到燃气混合室内与鼓入的空气混合,此时大部分的混合气由燃气混合室进到混合气腔内,并喷向燃烧室,小部分的混合气由小火进气管的进风端进入,并流经其出气端,最终从炉芯处喷出,在燃烧室内交汇进行大火燃烧,不仅能分别实现小火燃烧和大火燃烧,且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燃烧更加充分彻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主火进气管和小火进气管一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火进气管和小火进气管一体设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主火进气管对应燃气混合室的一端连接有出气头,出气头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出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气头的设置,将主火进气管内通入的燃气沿周向均匀的喷射到燃气混合室内,使燃气与空气在燃气混合室内交汇混合的更加充分彻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燃烧室以炉芯为中心沿周向分布有混合气出气口,混合气出气口导通燃烧室与混合气腔,混合气出气口处设置有若干相互叠合的栅格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气腔内的混合气经过混合气出气口处的若干相互叠加的栅格片后喷向燃烧室内,若干相互叠合的栅格片一方面可起到均匀分配混合气的作用,使得混合气的燃烧更加充分,同时相互叠合的栅格片之间的间隙极小,有效隔离了燃烧火焰,同时不易被烧裂变形,大大减少了回火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燃气混合室对应混合气腔的一侧设置有风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燃气混合室内的燃气和空气交汇混合之后,混合气需要先通过该风叶再进入到混合气腔内,此时的混合气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流经风叶,呈螺旋气流状并通过混合气腔,喷射到燃烧室内,进一步促进混合气的充分交汇、混合均匀,确保其燃烧充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炉芯对应燃烧室一侧设置有若干小火出气通道,小火出气通道与出气端相导通;炉芯对应混合气腔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主火进气通道,炉芯对应燃烧室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导通所述主火进气通道的主火出气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飞群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飞群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8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