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7634.7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1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裕介;辻井千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单元收容于外壳内的扬声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代表手机的移动通信设备、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的性能以及机能的提高,为了提高便于携带的性能,对其小型化,轻量化的市场要求越来越高。还有,为了稳定配备在这些设备的扬声器的音响特性,使用将微型扬声器单元收容于由树脂制造的外壳内的扬声器装置。
扬声器装置包括微型扬声器单元、箱型外壳和引线。微型扬声器单元安装在箱型外壳的开口部,收容于外壳内。外壳是粘合具有相咬部的一对上、下箱体所构成。粘合上、下箱体的方法,例如使用粘合剂。
现有扬声器装置使用的微型扬声器单元包括形成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振膜、盆架和端子。磁路系统,在盆状磁轭内设置磁钢、金属导磁板。振膜上固定音圈。盆架支持磁路系统和振膜。端子与音圈电连接。引线由导线和覆盖导线的绝缘体构成。由此结构供给到引线的声音信号,通过端子输入到安装在磁间隙的音圈。通过以上的结构,振动微型扬声器单元的振膜,发出声音。
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有中国专利:实用新型公开202424972号。
现有扬声器装置的外壳是,在上、下箱体中任意一方的相咬部上涂抹粘合剂,将上、下箱体的相咬部之间以相咬的方式所形成。因此,扬声器装置的组装过程中必须经过涂抹·硬化粘合剂的操作,所以,产生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防止引线的绝缘体在熔接时的热量被熔解、绝缘体上产生小孔、导线从绝缘体中露出的现象,由此防止导线的短路的扬声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扬声器装置,包括树脂制的箱型外壳、微型扬声器单元和衬底,所述箱型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与所述第一外壳结合的第二外壳,所述微型扬声器单元收容于所述箱型外壳内,与出音的前面相反方向的背面具有端子,所述衬底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面,并与微型扬声器单元的背面相对,衬底具有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反方向的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与所述端子电连接的第一焊盘,在所述第二面上形成与第一焊盘电连接的第二焊盘,所述扬声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箱型外壳具有粘合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的熔接部及露出所述第二焊盘的通孔,所述扬声器装置还包括引线,所述引线由导线、覆盖所述导线的绝缘体、及除掉所述绝缘体后露出所述导线并与所述第二焊盘连接的剥离部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扬声器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面之间具有密封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扬声器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密封部由粘合剂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扬声器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微型扬声器单元是多个微型扬声器单元中的一个。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扬声器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焊盘是多个第一焊盘中的一个,且在所述衬底中形成导体图案,所述多个第一焊盘通过所述导体图案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装置的截面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11扬声器装置
12外壳
12A第一外壳
12B第二外壳
12C放音孔
12D通孔
12E熔接部
13微型扬声器单元
13A弹性端子
14引线
14A导线
14B绝缘体
14C剥离部
15连接部
16衬底
16A第一焊盘
16B第二焊盘
16C导体图案
17密封部
18前面
19背面
21扬声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装置的实施例。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装置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扬声器装置11包括树脂制的箱型外壳12、微型扬声器单元13和衬底16。扬声器装置还具有引线14。
微型扬声器单元13收容于箱型外壳12内。微型扬声器单元13具有出音的前面18、与所述前面相反方向的背面19。背面19上设有弹性端子13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7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