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开放型转轴式开关柜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77309.0 | 申请日: | 2014-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0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祥;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远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01 | 分类号: | H02B1/01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开放型 转轴 开关柜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开放型转轴式开关柜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常为了节约采购成本,使本应两台柜体安装的元器件却放置在一台柜体内,为实现配电安装需求,常常遇到元器件必须前后安装的现象,元器件的固定安装问题就凸显出来,在前后两个元器件安装梁之间的距离很小,各种安装工具,如扳手、螺丝刀、气动工具等,不便甚至无法进入元器件的后方进行螺栓紧固,若遇到前后元器件的中间有汇流式铜排组时,安装难度更高。
传统型的安装方式,使得安装过程耗时、手易擦伤,给生产带来的许多不便,也为日后的检修维护埋下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开放型转轴式开关柜安装结构,解决了传统型元器件安装时遇到难安装、易擦伤、不易更换、耗时耗力的问题,大大节约了安装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元器件日后的检修、维护提供了便捷,同时旋转式安装结构还可应用到许多空间狭小,难操作的场合,旋转、可打开、自由组合的方式被广泛地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旋转开放型转轴式开关柜安装结构,包括柜体框架,框体框架由左框体及右框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框体、右框体上分别转动安装有旋转梁,旋转梁间隔且平行分布,旋转梁的非旋转端旋合安装有安装螺栓,安装螺栓旋合安装于柜体框架上对应位置的固件上。
所述的旋转开放型转轴式开关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件上的安装孔内设有铆接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自由打开,操作简单;
2、安全可靠;
3、可旋转至自己需要的工作位置;
4、便于安装;
5、可组合使用;
6、通用性强,同类工件可互换;
7、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8、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用于低压配电领域,应用于GGD、MNS、GCS、GCK等开关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安装结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旋转开放型转轴式开关柜安装结构,包括柜体框架,框体框架由左框体1及右框体2构成,左框体1、右框体2上分别转动安装有旋转梁3,旋转梁3间隔且平行分布,旋转梁3的非旋转端旋合安装有安装螺栓4,安装螺栓4旋合安装于柜体框架上对应位置的固件5上,拆装时只需将螺栓从固件上松开即可。
固件5上的安装孔内设有铆接螺母6,紧固后稳定性好。
实施例,如图2:
在柜体框架上将旋转梁3从固件5的铆螺线上松开,通过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打开,并将元器件7通过安装螺栓4安装在旋转梁3上,安装螺栓4安装时,中间的汇流式铜排组8与前后的旋转梁3之间的距离足可以满足机械工具的使用,操作安全可靠,可多角度地实现了安装螺栓4与元器件7间的轻松安装,旋转梁的内表面还旋合安装有元器件7用的紧固螺栓9,给生产施工带来了便捷,节约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
元器件7一般安装在旋转梁3的外壁上,元器件7比较大时,如断路器,通常安装需要在同一侧的柜体框架上沿着上下安装两个旋转梁,即可实现安装固定,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的空间更宽广。
本实用新型拆卸方便,只需用将与固件5的上的旋转轴与旋转梁3上的安装螺栓4拆除就可以连同元器件一起拆除并更换,实现起来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型元器件安装时遇到难安装、易擦伤、不易更换、耗时耗力的问题,大大节约了安装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元器件日后的检修、维护提供了便捷,同时旋转式安装结构还可应用到许多空间狭小,难操作的场合,旋转、可打开、自由组合的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如配电柜内的端子组可实现旋转式接线,工人不用一个姿势站到底,可以多角度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低压配电领域,应用于GGD,也可用于MNS、GCS、GCK等开关柜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远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远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7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