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7232.7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7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张贵;吴浩仁;孙仕元;黄友祝;武欢;杨德乐;张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5/04 | 分类号: | E21D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随着井筒的不断延伸以及穿越多层砂岩含水层,通常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涌水,其不仅影响施工速度及工程质量,还对施工安全造成了较大威胁。为保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提高施工速度,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妥善地处理井内涌水。注浆堵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能够实现封水和加固井壁等良好效果。
目前,立井井筒壁间、壁后注浆所采用的注浆装置通常为无缝钢管,其一端加工有外螺纹,用于与注浆泵接口连接,其另一端加工鱼鳞扣作为稳固部件,用于在注浆时对无缝钢管进行稳固,使其不易脱落。然而,采用该注浆装置进行注浆孔打通时,经常会喷出带有压力的水,既不安全,也给施工带来了难度;此外,注浆泵接口只能在注浆结束后方能卸下,其不能够及时地从该注浆装置卸下以便进行其它注浆管的注浆,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注浆装置在施工过程中不安全并且影响施工进度等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浆装置,包括:
注浆管,其具有进浆端和出浆端;
端部封闭部件,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注浆管的进浆端并且能够封闭所述进浆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浆装置,所述端部封闭部件为高压球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浆装置,所述端部封闭部件为闷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浆装置,在所述注浆管上设有稳固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的管径自进浆端至出浆端逐渐减小,所述稳固部件为设置于所述注浆管靠近出浆端的管段上的至少一圈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稳固部件为在所述注浆管靠近出浆端的管段上间隔地设置的10~20圈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为鱼鳞扣或马牙扣。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浆装置,所述注浆管与所述高压球阀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浆装置,所述注浆管与所述闷盖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浆装置,所述注浆管为无缝钢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浆装置,通过设置端部封闭部件,从而可以对注浆管的端部形成封闭,其既可以防止带有压力的水从注浆管喷出,从而保证施工安全,其还有利于注浆泵接口及时地从注浆装置上卸下,以便可以及时地进行其它注浆管的注浆,从而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注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注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注浆装置包括注浆管1和端部封闭部件。注浆管1具有进浆端和出浆端,端部封闭部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注浆管1的进浆端并且能够封闭进浆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注浆管1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注浆管,例如无缝钢管。端部封闭部件用于对注浆管1的进浆端进行封闭,特别是该端部封闭部件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从而使注浆孔打通时所形成的带有压力的水不会从注浆管1的进浆端喷出,进而保证了施工安全。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端部封闭部件可以为高压球阀3。高压球阀3的两端均具有内螺纹,并且在注浆管1的进浆端具有与该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从而使高压球阀3的一端与注浆管1的进浆端形成螺纹连接。此外,高压球阀3的另一端可以与注浆泵接口连接,浆体经高压球阀3流入注浆管1并进行注浆。
高压球阀3可以随时进行开启和关闭,当喷出带有压力的水时,关闭高压球阀3从而保证施工安全,当没有带有压力的水喷出时,开启高压球阀3从而进行正常的注浆。并且,在注浆结束后,由于在注浆管1的进浆端连接有高压球阀3,其能够阻止浆液从注浆管1回流或喷出,因此可以及时地卸下注浆泵接口,使其用于其它注浆管的注浆,从而加快施工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7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
- 下一篇:一种油井数据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