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环保洗衣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75816.0 | 申请日: | 2014-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0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皓 |
| 主分类号: | D06F23/00 | 分类号: | D06F23/00;D06F3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4010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兴隆大街***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环保 洗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洗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衣机功能较单一,一般为洗涤和脱水,都是通过洗衣机上的时间调节装置来控制洗涤和脱水的,脱水效果无法实时监测,只能等脱水结束后,通过观察得知,如果发现脱水未脱干只能再启动,有很多用户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就会把脱水的时间加长,这无疑又浪费了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检测脱水量、发送通知短信的节能环保洗衣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脱水桶、内壳、外壳、流量传感器、继电器、控制器、短信发送器,其结构要点电机设置在外壳内部下端的支架上,电机竖向设置,电机输出轴朝上;所述内壳设置在电机上方的外壳内,内壳上端与外壳上端紧固,内壳下端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处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脱水桶设置在内壳内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端穿过密封轴承与脱水桶下端连接,脱水桶侧壁上设置有脱水孔;
所述内壳底面一侧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与出水管一端相连,出水管另一端穿过外壳置于外壳外,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上,所述继电器、控制器和短信发送器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继电器控制端、短信发送器控制信号接收端相连,继电器受控端一端与所述电机电源端一端相连,电机电源端另一端与市电零线相连,继电器受控端另一端与市电火线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阻和三极管,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电阻一端相连,电阻另一端与三极管基极相连,三极管发射极接地,三极管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端一端相连,继电器控制端另一端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直流电源为5V直流电;所述脱水孔由上至下设置五行,相邻行间距相等;所述出水管在内壳、外壳之间的部分为直角折线形,直角折线的竖边与外壳内侧壁相接,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直角折线的横边上;所述控制器采用单片机,所述短信发送器采用205WS型短信发送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壳底面一侧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与出水管一端相连,出水管另一端穿过外壳置于外壳外,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上。通过设置流量传感器可准确检测脱水量。
本实用新型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继电器控制端、短信发送器控制信号接收端相连。控制器接收流量信号控制短信发送器发送短信通知使用者,同时控制电机关闭;节约能源、脱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中,1为电机、2为脱水桶、3为内壳、4为外壳、5为流量传感器、6为继电器、7为控制器、8为短信发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脱水桶、内壳、外壳、流量传感器、继电器、控制器、短信发送器,其结构要点电机设置在外壳内部下端的支架上,电机竖向设置,电机输出轴朝上;所述内壳设置在电机上方的外壳内,内壳上端与外壳上端紧固,内壳下端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处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脱水桶设置在内壳内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端穿过密封轴承与脱水桶下端连接,脱水桶侧壁上设置有脱水孔;
所述内壳底面一侧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与出水管一端相连,出水管另一端穿过外壳置于外壳外,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上,所述继电器、控制器和短信发送器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继电器控制端、短信发送器控制信号接收端相连,继电器受控端一端与所述电机电源端一端相连,电机电源端另一端与市电零线相连,继电器受控端另一端与市电火线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阻和三极管,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电阻一端相连,电阻另一端与三极管基极相连,三极管发射极接地,三极管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端一端相连,继电器控制端另一端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皓,未经王明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5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