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电热一体化太阳能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5470.4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6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程淦;常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四叶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44 | 分类号: | H02S40/44;H02S40/42;F24J2/05;F24J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一体化 太阳能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太阳能集热装置,其中,太阳能发电装置是利用光生电的原理,其本身无法集中利用热能;太阳能集热装置通过阳光照射吸收集中热能,并加以利用,其无法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在现有技术中,这两种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通常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单元来发挥各自的作用。
然而,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分离会增加安装成本,加大安装难度。同时太阳能发电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是无法被利用的,温度升高也会进一步降低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电热一体化太阳能组件,其包括:光电转换组件,其包括第一透明玻璃板,设置在透明玻璃板下方的太阳能电池板,布设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下方的导热管,和设于底部的第一基板;光热转换组件,其与所述光电转换组件并排布置,包括的第二透明玻璃板,设置在透明玻璃板下方的蓝钛膜以及布设在所述蓝钛膜下方的导热管,和设于底部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光电转换组件和所述光热转换组件之间的隔离部。
采用上述结构的太阳能组件,将太阳能集热和太阳能发电整合在一个单元中,实现了光热、光电一体化,并降低安装难度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意想不到的优点是: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下的导热管可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温度,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转换组件和所述光热转换组件的形状为矩形,其中,所述光电转换组件的长度或者宽度等于所述光热转换组件的长度或宽度,并且所述光电转换组件和所述光热转换组件相互对齐布置。这种形状和布置方式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玻璃板和第二透明玻璃板在一个平面内,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一个平面内。
特别地,所述导热管为铜管。其中,铜为高导热材料,可以高效导热。
所述导热管嵌套在绝缘层内,所述绝缘层下面设有保温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玻璃板通过光伏胶膜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相接合,所述第二透明玻璃板也通过光伏胶膜与所述蓝钛膜相接合。
所述隔离部内设有绝缘隔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组件,可保证此产品在阳光充足条件下可以将电能和热能同时输出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组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太阳能组件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的太阳能组件的仰视图;
图4为图1中的太阳能组件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组件的各角度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组件包括三块组件:两块光电转换组件1,1’,和布置在这两块光电转换组件中间的光热转换组件2。
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光电转换组件1为矩形,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透明玻璃板11,设置在透明玻璃板下方的太阳能电池板12,布设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下方的导热管13,导热管嵌套在绝缘层(未示出)内,所述绝缘层下面设有保温层(未示出)和设于底部的第一基板14。
光热转换组件2为矩形,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二透明玻璃板21,设置在透明玻璃板下方的蓝钛膜22以及布设在所述蓝钛膜下方的导热管23,导热管嵌套在绝缘层(未示出)内,所述绝缘层下面设有保温层(未示出)和设于底部的第二基板24。
光热转换组件2与光电转换组件1并排布置,二者中间设有隔离部4。隔离部内设有绝缘隔热材料。
优选地,光电转换组件1的长度等于光热转换组件2的长度,并且二者相互对齐布置。这种形状和布置方式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当然,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光电转换组件1的宽度等于光热转换组件2的宽度,并且二者相互对齐布置。
如图2的立体图所示,第一透明玻璃板11和第二透明玻璃板21在一个平面内,第一基板14和第二基板24也在一个平面内。
特别地,所述导热管为铜管。蓝钛膜吸收的热量,或者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导热管,导热管逐渐变热。当然,导热管还可以为其他具有高传导性的导热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玻璃板11通过光伏胶膜(未示出)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2相粘合,所述第二透明玻璃板21也通过光伏胶膜与所述蓝钛膜22相粘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四叶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四叶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54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共模电感
- 下一篇:用于光伏板的自动控制式蒸发冷却散热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