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换蜗壳式船用自吸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4999.4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8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姜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堰市德华船用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F04D29/42;F04D29/2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5502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换蜗壳式船用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配套在船舰上的卧式单级单吸自吸离心泵。
背景技术
大、中型船舰是一种装载量大、续航能力强的水上运载工具,除具备相应动力系统外,还备有相应的照明系统、供水系统等一系列保障体系。因船舰在水上航行的特殊性,对所有配套设备的质量比陆用设备有更高的要求。另外,受客观条件限制,船舰舱内空间狭小,对舱内配套的设备体积也有严格限制。基于上述情况,陆用设备不一定适合船舰配套。水泵在船舰中有很多应用场合,特别是生活供水系统、消防系统、清洁系统和舱底压载系统都配用水泵,其中应用量最多的泵品种是卧式单级单吸自吸离心泵。当前,现有在用船舰配套的卧式单级单吸自吸离心泵主体结构仍然沿袭陆用产品,内置固定蜗壳的泵虽然水力性能可以达到预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现有技术产品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水力性能可调性小和可靠性不佳的问题,其原因是现有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为悬臂结构,运行时泵轴和泵体受力不合理,造成轴封和轴座工况差,使用寿命短。再加上现有技术产品吸水口设在泵轴悬壁端的泵体处,造成泵的长度尺寸偏大,挤占舱内有限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双支承、双密封的可换蜗壳式船用自吸离心泵,该泵侧面吸水结构合理、紧凑、体积小,轴座和轴封运行时受力均匀,可靠性强,最重要的是可换蜗壳结构,易实现按需配置水力模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可换蜗壳式船用自吸离心泵,它由泵体、蜗壳、叶轮、泵盖、水管、轴封、轴座、泵轴和阀板组成。所述水管安装在泵体与轴座之间构成冷却水通道。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泵体是一种内置圆柱形通孔的卧姿壳体,轴向通孔左右两端配装泵盖,外壁顶部设有朝上开口且贯通泵体内腔的泵出口,在泵出口一侧相距900位置处设有朝外并贯通泵体内腔的泵进口,泵出口和泵进口分别在泵体结合处设有铰连接的阀板构成阀结构。所述蜗壳轴向定位安装在泵体右侧内腔中,在蜗壳朝右有蜗道的一面安放叶轮,轴向贯穿叶轮内孔的泵轴从两端泵盖露出,泵轴外露的轴端由内向外分别套装轴封和轴座,构成叶轮相对蜗壳旋转的双支承和双密封一体化结构。
上述结构中,蜗壳与泵体内壁间隙配合,朝右的端面上设有两条蜗道,同一蜗壳的两条蜗道参数相同,两条蜗道首尾相互错位1800。
上述结构中,叶轮为半开式结构,半开的一端面朝向蜗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泵体直接安装在底座上,双支承结构刚性足,变形小,有利于泵运行;
2、侧面吸水结构,节省泵体轴向位置,有利于实现泵轴在双支承和双轴封条件下运行,高可靠运行更适合船舰配套;
3、可换式蜗壳可按工况配置,即在既定规格范围内取用不同蜗壳配不同直径的叶轮,易实现最经济运行;
4、位于两端的轴座采用自备水冷结构,冷却效果好,直接改善泵运行条件,有利于提高泵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俯视剖面图。
图3是蜗壳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左视剖面图。
图5是叶轮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改作立式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堰市德华船用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姜堰市德华船用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49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转子压缩机油池的防晃结构
- 下一篇:净化环保型排油烟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