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撬摩擦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4330.5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2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祖宁;牟月富;潘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陆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64 | 分类号: | B65G47/6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车身搬运滑撬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撬摩擦减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车身涂装之后,需要通过辊床把车身转移到烤房内烘烤,辊床上安装有滑撬,滑撬可以沿着辊床移动,车身放在滑撬上,并通过简单的定位,防止车身滑落,而该定位并不十分可靠,滑撬进入烤房前需要从辊床上切换到台车上,然后台车沿着滑轨进入烤房内,然而移动状态的滑撬从辊床上移动到静止的台车上,滑撬和车身本身质量大,移动状态的滑撬、车身具有较大的动量,当滑撬移动到与台车配合接触时,如果台车与滑撬之间的摩擦力无法抵消滑撬与车身的动量时,滑撬容易与台车脱开,从而导致滑撬翻到,车身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滑撬从辊床上切换到台车上的时候,滑撬由于动量太大而与台车脱开,导致车身翻车、碰撞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在滑撬从辊床上离开时减小滑撬与车身的动量,保证滑撬能与台车稳定接触,防止滑撬翻到的滑撬摩擦减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滑撬摩擦减速器,包括安装在辊床顶面两侧的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摩擦体,所述的摩擦体整体呈C形,摩擦体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限位杆,所述C形的摩擦体所在面与底座表面平行,摩擦体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的底座上靠近限位杆的外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有螺栓,螺栓上套设有弹簧,限位杆的端部设有长槽孔,所述的螺栓端部穿过长槽孔且在端部设有调节螺母,所述的摩擦体上设有若干散热孔。
滑撬摩擦减速器安装在辊床上,辊床的端部与台车对接,车身安装在滑撬上,滑撬沿着辊床移动,当滑撬移动到辊床端部时,摩擦体与滑撬的两侧接触摩擦,从而使得滑撬减速,从而减小滑撬动量,当滑撬滑移到台车上时,滑撬底部与台车顶面接触摩擦,从而使得滑撬稳定的定位在台车上,摩擦体与滑撬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以更具实际情况通过调节螺母调节,这样能保证滑撬从在辊床运动状态转移到静止的台车上时,滑撬不会从台车上脱出,防止车身翻到碰撞,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气缸,气缸的轴端朝向摩擦体的端部,所述的气缸的轴端设有楔形推块,所述的摩擦体的端部与楔形推块的斜面平行;所述的底座位于摩擦体的下方设有第一接近传感器,所述的底座上与气缸的相对端设有第二接近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接近传感器、第二接近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滑撬长度的1/4-1/3,底座上还设有PLC控制器,所述的气缸、第一接近传感器、第二接近传感器都与PLC控制器连接。滑撬头部两侧与摩擦体接触时开始摩擦减速,此时第一接近传感器、第二接近传感器都检测到滑撬,当滑撬末端与的第二接近传感器检测到滑撬移开后,PLC控制器控制气缸轴伸出,气缸轴端的楔形推块前移与摩擦体端部顶紧,进一步增加摩擦体对滑撬两侧的压力,即增大摩擦力,此时滑撬前端已经搭在台车上与台车稳定配合,台车移动时拉动滑撬后端与辊床脱离,当滑撬后端离开第一接近传感器时,气缸轴缩入,摩擦体复位便于下一个滑撬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板的底面靠近滑撬的一侧设有挡板,底板上还设有若干连接通孔。挡板的内侧与辊床支架贴合,起到阻挡、支撑的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在滑撬与台车连接前降低滑撬速度,减小动量,防止滑撬从台车上脱出,保障滑撬使用更加安全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辊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摩擦体2限位杆3固定座4螺栓5弹簧6调节螺母7散热孔8气缸9楔形推块10第一接近传感器11第二接近传感器12挡板13连接通孔14辊床16滑撬17台车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陆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陆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4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