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涂片工序淋酸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73456.0 | 申请日: | 2014-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6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曹卫;王雯;张晓明;刘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长光电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22/86 | 分类号: | C23C22/86;H01M4/2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涂片 工序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加工制作设备,具体地指是一种蓄电池涂片工序淋酸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生产,其电池极板类型是以涂膏的平板式极板较为普遍,而凃膏式极板加工工艺一般分为涂片、淋酸、极板压实和极板表面快速干燥等工序。为了防止极板经过烘道时失水过多、固化干燥时极板表面产生裂纹的现象发生,一般采用低密度硫酸淋到淋酸辊上,极板经辊压压实,极板表面硫酸分布均匀的方式进行处理。
淋酸工艺是蓄电池板栅涂片后,极板进烘道前的一道工序,用稀硫酸喷洒到极板表面,一部分硫酸极板吸收了,但大部分硫酸作为废酸直接流走浪费了。
现有技术是废酸经过沉淀池把废铅膏沉淀后,直接流入废酸处理池,不但白白浪费了这些硫酸,而且还需要耗费大量烧碱去中和硫酸,给环保处理带来很大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根据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全面解决因废酸处理造成环保问题的蓄电池涂片工序淋酸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蓄电池涂片工序淋酸回收装置,它包括依次串联并连通的连续池、间隙池及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池的纵向前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设有收集斗;所述连续池的横向一侧壁与相邻的间隙池的横向侧壁为同一侧壁,该侧壁的后部设有固定堰口;所述间隙池的横向另一侧壁与相邻的收集池的横向侧壁为同一侧壁,该侧壁的前部设有自动堰口,所述间隙池内设有控制自动堰口开启的调节机构;所述收集池另一横向侧壁的后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抽酸管连通。
上述方案中:
所述连续池、间隙池及收集池内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列并不封闭的导流板。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上端开口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底部通过连接管与自动堰口连通,所述方形槽底部下方设有浮球,所述浮球位于连接管两侧,所述方形槽的两侧分别对应与两个导向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板分别固定在间隙池的横向两侧壁上;所述方形槽的两侧下方均对应设有下定位板,所述下定位板分别固定在位于导向板下方的间隙池的横向两侧壁上;所述方形槽上方设有上定位板,所述上定位板固定在间隙池的纵向前侧壁上。
所述导向板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方形槽的两侧深入到滑槽中,所述方向槽的两侧与滑槽滑动连接。
上定位板对应设置在所述滑槽上方,下定位板对应设置在所述滑槽下方。
所述连续池、间隙池及收集池的底部均设置有放空阀。
本实用新型能够全面解决废酸处理的环保问题,在不影响极板产品质量前提下,提高硫酸综合利用率,降低硫酸的购置成本的同时,降低废硫酸治理成本,降低废水治理成本,可大幅度提高公司的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C-C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中D-D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2中调节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背景技术中,极板表面被淋酸后,流出的废酸里面主要成分还是硫酸和水,只含有很低浓度的铁离子和铅离子,另会含有在极板表面被淋酸冲洗掉的铅膏。
如果直接把流下来的废酸,用容器回收直接用于淋酸,但采用此种方式反复操作,势必造成酸液中不溶性的铅膏增多、铁离子累积浓度增大,给极板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需采用过滤的方法,先把不溶性铅膏除去,只要硫酸中铁离子浓度小于5ppm,以使酸液达到淋酸标准,方可使过滤后的废酸重复利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理论,设计一种蓄电池涂片工序淋酸回收装置,参考图1至图5,它包括依次串联并连通的连续池2、间隙池5及收集池7,连续池2的纵向前端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内设有收集斗1,极板表面被淋酸后流出的酸液即从收集斗1中进入连续池2中;连续池2的横向一侧壁与相邻的间隙池5的横向侧壁为同一侧壁,该侧壁的后部设有固定堰口4;间隙池5的横向另一侧壁与相邻的收集池7的横向侧壁为同一侧壁,该侧壁的前部开设有自动堰口6,间隙池5内设有控制自动堰口6开启的调节机构;收集池7另一横向侧壁的后部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抽酸管8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长光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长光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3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