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的蜂窝式液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1498.0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5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民;周鹏;袁承超;苏俊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8;H01M2/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蜂窝 式液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电动及混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的蜂窝式液冷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能源成本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纯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以其能够大幅消除甚至零排放汽车尾气的优点,受到政府以及各汽车企业的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动力电池,电池的好坏一方面决定着电动汽车的成本,另一方面决定着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然而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尚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突破,电池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是重要问题,而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与电池系统的温度差异以及温度升高幅度有重大的关系。
电池在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该热量不能及时被排出,将会使电池包的温度不断上升,电池包内不同位置的电池的温度差异会逐渐扩大,使电池处于高温升、大温差的恶劣环境中,从而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由于环境温度非常高,最终温升将远大于电池合理的工作范围,从而严重影响电池寿命及容量,并对于电池放电性能造成较大的困扰。另外一方面,电池在低温下的工作性能很差,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尤为明显,充放电性能较常温下差很多,为了使电池在低温下也能满足动力电池充放电的需求,对电池包进行加热升温使其工作在最佳的充放电温度是必要的热管理措施。
因此,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使电池系统发挥最佳的性能和寿命,就需要对电池提供高温散热、低温加热的热管理装置。
现有电池的热管理一般采用自然对流散热、强制风冷散热、蒸发器提供冷源散热、液冷散热等方式。其中液冷散热方式由于液体的比热容远大于空气的比热容,较小的流量就能带走较大的热量,从而高效的将电池系统的热量带到系统外部去,来降低电池系统的温升,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均采用液冷散热方式作为电池系统进行热管理方案。然而现有液冷热管理方案主要通过液冷板块夹在两个电池模组之间,或者电池间穿插液冷管路,使得电池发出的热量不能直接传递给液冷液体,或者由于液冷管只与电池的很小部分外表面接触,使得在热源即电池芯到液冷液体的热阻比较大,从而使温升增大,不能完全发挥液冷系统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的蜂窝式液冷装置,来解决锂电池到液冷液体的热阻过大的问题,使得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高效的传递到液冷液体,再通过液体在液冷管路循环到液冷换热器将热量带到系统外部环境中。
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的蜂窝式液冷装置,包括一封闭式集热腔,所述集热腔的一端设有进液口、另一端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出液口通过液冷管串联形成液冷系统回路;所述集热腔的两侧面开设有相互贯通、用于安装电池的蜂窝状电池腔;位于集热腔的内腔处的电池腔外壁相互之间留有用于液体流动的通道;所述集热腔的内壁与电池腔的外壁之间构成液体腔,所述进液口、出液口均与所述液体腔连通。
进一步,所述电池腔的长度不大于电池的高度。更优的是电池腔的长度也即集热腔的宽度正好与锂电池的高度相等,从而能更好地对电池进行散热。
进一步,所述电池腔的内壁设有一层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的材质为热界面材料。
进一步,所述热界面材料为导热硅脂。
更进一步,所述液冷系统包括储液箱、液冷泵、散热器,所述储液箱的出口端通过液冷泵与集热腔的进液口连接,所述集热腔的出液口通过散热器与储液箱连接形成循环液冷回路。
其中散热器优选为风冷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中在集热腔的上、下两端面形成相互贯通的蜂窝状电池腔,该制造工艺已经非常成熟,通常使用注塑、压铸成型而成,或者通过上下两个注塑成型件通过超声焊接成为一个腔体结构,当然还有其他制造工艺可以采用。
使用时,将锂电池单体置于电池腔内,电池的外壁与电池腔的内壁相贴合,再在它们之间增加一层由导热硅脂等热界面材料形成的导热层。由于液体在液体腔内围绕着电池腔的外壁流动,能充分地带走电池产生的热量,达到更佳的散热功能。
储液箱内的制冷液体通过液冷泵从进液口导入集热腔内的液体腔,在两两电池腔外壁之间的通道内通行,及时地带了电池因发热产生的热量,再从出液口液出进入散热器中进行换热,实现循环降温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1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四频带通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圆柱电池检测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