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虹吸终止机制的自动排水环保事故贮油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1016.1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6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城;赵春梅;朱庆东;凌峰;沈涛;徐昆;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01D17/028 | 分类号: | B01D17/0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虹吸 终止 机制 自动 排水 环保 事故 贮油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事故贮油池,具体涉及一种含虹吸终止机制的自动排水环保事故贮油池。
背景技术
油浸式变压器具有绝缘散热性好、投资经济、维护简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等电力工程。变压器内的绝缘油属可燃性液体,闪点为135℃左右,一旦发生事故喷油,短时间内大量的绝缘油喷涌而出,如不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将造成环境污染,且极易引起火灾。为避免环境污染、防止油火蔓延,必须将这部分事故喷油及大量消防水的混合液排至具有贮油排水功能的事故贮油池,以便回收利用。另外,大型变压器一般为露天布置,平时将有大量的雨水通过变压器下方的挡油设施排至事故贮油池。因此,合理的事故贮油池设计应该具有油水分离功能,并能将分离后的消防水迅速排出。
目前,关于事故贮油池的公开专利并不多见。实用新型专利200420060316.1采用单池式事故贮油池,通过“L”形排水管实现贮油排水。但是,在事故油水混合液的冲击下,单池式事故贮油池的油水分离流程过短,流态紊乱,油水很难完全分离;况且,排水管一般略带放坡,容易触发虹吸排水,若不设置虹吸终止机制,贮油池中的事故油可能排入雨水管网,造成环境污染。实用新型专利200820220248.9和发明专利200810012880.9中,油水分离后,油排入储油室贮存,水则经排水室由潜水泵抽吸排放。所述的粗滤室、精滤室和排水室间流程短,且底部连通,容易出现短流,造成部分事故油排出池外,污染环境;另外,采用潜水泵抽吸排水,需要动力消耗和人员检修,增加了营运成本。实用新型专利201020138329.1中,一、二级分离室和排水室之间通过底部连通孔交错连通,延长了含油废水的流程,且不易出现短流;分离室内设置斜管填料,增加了油水接触表面积,从而提高除油效率。但是,所述的“L”形排水管也没有设置虹吸终止机制。
可见,现有的事故贮油池排水方式主要为“L”形虹吸排水或潜水泵抽吸排水。前者未设置虹吸终止机制,易将事故油排出池外,污染环境;而后者需要动力消耗和人员检修,增加了建造成本和维护费用。此外,一般双池式或多池式事故贮油池下方均设有连通孔,且应预先灌水没过孔顶,方可实现油水分离功能。倘若在排水室下方设置集水坑,并将连通孔置于集水坑内,则只需预先灌满集水坑,便可防止事故油进入排水室,从而增加有效贮油容积,降低土建成本。
方法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油水分离效果好、建造维护成本低、含虹吸终止机制的自动排水环保事故贮油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含虹吸终止机制的自动排水环保事故贮油池,包括油水分离室、排水室、进油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油水分离室与进油水管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室内设置有若干用以增加油水分离流程的隔墙,所述油水分离室内的底部设置有集水坑,所述集水坑通过连通孔与排水室连通,所述连通孔位于集水坑内,所述连通孔的高度小于集水坑的深度,所述排水室与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出口外接雨水井,所述排水室根据虹吸原理向雨水井排水,所述位于排水室内的排水管上还设置有用以终止虹吸的进气管,所述排水室和油水分离室的顶部均设置有检修孔。
所述进油水管的管口弯折90°伸入油水分离室内,管口与油水分离室的底部相对。
所述隔墙有两面,所述油水分离路径呈“S”形。
所述排水管为“U”形排水管。
所述进气管为“L” 形进气管。
所述检修孔通过带通气孔盖板盖住。
所述油水分离室和排水室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从油水分离室和排水室的底部延伸到检修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未经江苏省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10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逆变器
- 下一篇:一种抗干扰超纯水处理电源的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