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吸壁的一体式胃肠减压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9331.0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4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维;颜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吸壁 体式 胃肠 减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吸壁的一体式胃肠减压管。
背景技术
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存在胃内容物积聚等情况时,需要使用胃肠减压管引出胃内容物。现有的胃肠减压管具有以下缺点:容易吸附在胃肠壁上对胃肠壁造成损伤,且引流效果不好,经常无法彻底引出胃内容物,治疗效果不好,会引起胃内容物反流造成误吸,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
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一些改进的胃肠减压管,在减压管上设置气囊,这种产品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侧减压口接触到胃肠侧壁,但是这种装置结构太过精细,部件多,生产成本高,并且在胃肠内的气囊不可控性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吸壁的一体式胃肠减压管,结构简单并且实用,更方便临床治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吸壁的一体式胃肠减压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设置有减压排出口,管体的另一端部开通为前减压口,在所述的前减压口的后方的管体上设置有与管体为一体的光滑凸起,所述的光滑凸起为光滑螺旋凸起,相邻两个光滑螺旋凸起间的管体上均匀加工有贯通管体侧壁的侧减压口。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光滑凸起为光滑环状凸起,相邻两个光滑环状凸起间的管体上对称加工有贯通管体侧壁的侧减压口。
所述的管体采用医用硅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胃肠减压管由医用硅胶制成,安全可靠,能受人体温度影响适当软化变形,以适应患者胃肠形状,对人体胃肠的刺激小。本实用新型是一体式结构,没有侧管气囊,依靠自身螺旋凸起结构防吸壁,使用时不需要充气和放气,胃肠减压管内部仅仅为减压通道,没有其他结构,加工简单,减压通道畅通,减压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减压口后方的光滑螺旋凸起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减压口后方的光滑环状凸起结构剖视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管体,2-减压排出口,3-前减压口,4-光滑凸起,(4-1)-光滑螺旋凸起,(4-2)-光滑环状凸起,5-侧减压口。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3所示,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防吸壁的一体式胃肠减压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一端设置有减压排出口2,管体1的另一端部开通为前减压口3,在所述的前减压口3的后方的管体1上设置有与管体1为一体的光滑凸起4,所述的光滑凸起4为光滑螺旋凸起4-1,相邻两个光滑螺旋凸起4-1间的管体1上均匀加工有贯通管体1侧壁的侧减压口5。
所述的管体1采用医用硅胶制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防吸壁的一体式胃肠减压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一端设置有减压排出口2,管体1的另一端部开通为前减压口3,在所述的前减压口3的后方的管体1上设置有与管体1为一体的光滑凸起4,所述的光滑凸起4为光滑环状凸起4-2,相邻两个光滑环状凸起4-2间的管体1上对称加工有贯通管体1侧壁的侧减压口5。
所述的管体1采用医用硅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导丝置入在患者体内,通过管体1内的减压通道排出患者胃内容物以实现胃肠减压的功能,通过光滑凸起4使胃肠壁无法附着减压管,不易堵塞,引流效果得到保障。在不需要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抽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93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