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六旋翼潜水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8710.8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5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龙;张哲戎;谌强;李哲;王晏晟;王昱苏;王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守龙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六旋翼 潜水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飞行器,尤其是一种六旋翼潜水飞行器。
背景技术
1956年,convertawing制造了第一架四旋翼直升机,该飞行器的螺旋桨在尺寸上超过了19英寸,配备两个发动机,并且通过改变每个螺旋桨提供的推力来控制飞行器。近几十年来,随着微系统、传感器以及控制理论等技术的发展,四旋翼垂直起降又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目前,对于旋翼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型或微型四旋翼飞行器的结构、飞行控制以及能源动力等方面。
四旋翼及多旋翼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趋势:首先,朝大载荷方向发展,目前旋翼主要使用电机,主要因为其性能稳定且优越,但其载荷量较低;然后,多旋翼朝自主编队飞行发展,国内外众多研究所、学校均研究此方向。由此可见,多旋翼有着相当广阔的前景和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为确保美军在未来执行沿海插入式作战的战术优势地位,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10月3日公布了一项研究方案征求公告,为发展具备潜水功能的飞行器征求设计方案。DARPA认为,飞行器与潜艇之间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区别:①重量:飞行器要求平台足够轻能升入空中,而潜艇要求具有一定重量能够潜入一定深度进行水下航行;②结构:如水上飞机要求机翼位置尽可能高,以避免与水面摩擦,而潜艇尾翼要求即便是潜艇浮出水面,也必须有一部分在水下;③发动机:飞行器发动机在有氧环境下工作,潜艇发动机则需要携带氧化剂或者使用电池和核动力,重量要远大于飞机发动机。
目前的致命大难题有三个:1.飞机的结构强度不高,水下会被压垮;2.水下潜航使用的大量电池对于飞机来说,重量难以控制3.运转中的涡轮发动机入水即爆炸,而航空活塞发动机能很难在通气管状态下中驱动潜艇。因此现在并未真正出现可以潜水的飞行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六旋翼潜水飞行器,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它具有多重防水设置,可以整机水下航行,同时对气动外形的要求没有一般飞机那样苛刻,其结构轻便、灵活性、机动性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六旋翼潜水飞行器,包括潜水飞行平台、动力系统、飞控系统、电气系统;所述潜水飞行平台包括飞行器主体、中央电子密封舱、电源密封舱,所述中央电子密封舱安装在飞行器主体的上端,内置有飞控系统,所述电源密封舱安装在飞行器主体的下端,内置有电气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旋翼、全浸浆、电机、电子调速器,所述电机、旋翼依次连接在飞行器主体机臂的上端,所述电机、全浸浆连接在飞行器主体机臂的下端,所述电子调速器上下对称安装在飞行器主体与机臂连接处。
所述飞行器主体采用工字形结构,整体为完全对称正六边形。
所述飞行器主体机臂数量为6个,所述电机与所述飞行器机臂之间设置有动力电机支座。
所述全浸浆和电机之间设置有联轴器。
所述飞控系统包括2台APM2.5自驾仪、遥控器接收机、Xbee电台进行自动控制。
所述电气系统包括电源和电调电缆。
所述飞行器主体机臂设置有起落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六旋翼潜水飞行器,采用材料强度高且密度小的碳纤维板材和铝管作为设备的载体,采用合适的电机与螺旋桨达到该设备尺寸的最大拉力与最大推力,采用开源自驾仪作为设备的中央处理系统,保证了水中起降的可行性。水中布局于空中的布局原理相同,整体呈现为共轴十二旋翼。整体结构紧凑合理,重量适中,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六旋翼潜水飞行器整体图;
1、飞行器主体 2、中央电子密封舱 3、电子调速器 4、联轴器
5、全浸浆 6、起落架 7、电机 8、电机 9、旋翼
10、电源密封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潜水飞行平台、动力系统、飞控系统、电气系统;所述潜水飞行平台包括飞行器主体1、中央电子密封舱2、电源密封舱10,所述中央电子密封舱2安装在飞行器主体1的上端,内置有飞控系统,所述电源密封舱10安装在飞行器主体1的下端,内置有电气系统。所述飞行器主体1采用工字形结构,整体为完全对称正六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守龙,未经张守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87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导向臂空气悬架系统
- 下一篇:充气斜交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