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科医疗器械消毒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8432.6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琳琳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科 医疗器械 消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医疗器械消毒盒,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医疗器械紫外消毒和熏蒸消毒且能避免医疗器械被二次污染的眼科医疗器械消毒盒。
背景技术
眼科门诊检查时需要借助医疗器械进行操作,现有的眼科检查器械的消毒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眼手术用器械,通过消毒室打包高压蒸汽消毒;另一种是门诊外眼检查用器械,由于不与眼球接触所以多采用浸泡消毒,或者有的门诊采取不消毒。但现在的临床工作,皮肤接触造成的院内感染情况日益受到重视,消毒或维护不当,将直接影响眼科手术效果和医疗安全事故纠纷。
目前对眼科医疗器械的消毒和保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利用紫外灯消毒时,紫外光线直接泄露对人体皮肤有伤害;②浸泡消毒有液体残留,不便于眼科门诊使用;③消完毒后的医疗器械不立即使用,易被无关人员触碰,造成二次污染;④不同的器械材质适用于不同的消毒方式,从而门诊需要分别紫外消毒和熏蒸消毒装置,不便于操作且占用地方,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医疗器械紫外消毒和熏蒸消毒并且能避免医疗器械被二次污染的眼科医疗器械消毒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眼科医疗器械消毒盒,包括盒体、和紫外灯,所述的盒体包括盒顶、盒底和盒壁,所述紫外灯包括电路连接的开关和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锁、传动部分、挡板、扭簧、连杆、置放篮、加液盘和电加热盘;所述的盒体其中一个盒壁上有开口,所述的盒体开口处与盒底连接一侧有挡沿;所述的电子锁包括锁体和主控电路,所述的传动部分固定安装在电子锁的上方,所述的传动部分包括电动机、齿轮、齿条,电动机与电子锁的主控电路电路相连,齿轮安装在电动机的轴上,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的齿条与挡板连接,挡板下降时能够将所述盒体侧方开口进行遮挡,收回抬起时,将盒体侧方开口暴露;所述的紫外灯开关固定安装在盒体上表面,所述的灯管安装在盒体盒顶内表面;所述的扭簧有两个,每个扭簧的两个力臂,一个与一侧侧壁内表面固定连接,另一个与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杆有两个,安装在盒体内;所述的连杆两端各有一个背向的轴,一个轴与侧壁可转动连接,另一个轴穿过置放篮侧面的轴孔,与其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置放篮两侧面对应位置各开有一个轴孔;所述的电加热盘安装在盒体的底部,电加热盘上带有开关,所述的加液盘安装在盒体内电加热盘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可以避免利用紫外灯消毒时,紫外光线直接泄露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
2、能够避免使用浸泡消毒存在液体残留,不便于眼科门诊使用的现象。
3、消完毒后的医疗器械不立即使用,可以避免被无关人员触碰,造成二次污染。
4、可以进行紫外消毒和熏蒸消毒,便于操作且节约地方,减少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锁锁定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锁打开连杆弹至自然状态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盒体1、电子锁3、传动部分、挡板6、紫外灯、扭簧8、连杆9、置放篮10、加液盘11、电加热盘12。
所述的盒体1包括盒顶、盒底和盒壁,其中一个盒壁上有开口,所述的盒体1开口处与盒底连接一侧有挡沿。为了叙述方便,以开口方向为前,开口两侧的盒壁为侧壁。
所述的电子锁3固定安装在盒体1上表面,所述的电子锁3包括锁体和主控电路,所述的电子锁3的具体型号并不限定,可以是按键式输入开锁密码;也可以是电子钥匙式,所述的电子钥匙与和主控电路的联系可以是电磁等多种形式;还可以是生物特征式,即将声音、指纹等人体生物特征作为密码输入。正确的密码或者电子钥匙接触后,主控电路方能够电路连接。
所述的传动部分固定安装在电子锁3的上方,所述的传动部分包括电动机4、齿轮5、齿条,电动机4与电子锁3的主控电路电路相连,齿轮5安装在电动机4的轴上,齿条与齿轮5相啮合;通过主控电路控制电动机4带动齿轮5转动,从而完成齿条的伸出与收回。所述的齿条与挡板6连接,挡板6下降时能够将所述盒体1侧方开口进行遮挡,收回抬起时,将盒体1侧方开口暴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琳琳,未经李琳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8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系统
- 下一篇:顶轴多级快速冲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