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风力发电的动力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8145.5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9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鹏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06 |
代理公司: |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53102 | 代理人: | 朱跃平;龙晖 |
地址: | 654300 云南省红河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风力 发电 动力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动力风扇。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少不了风车,风车又称风扇、风叶轮,动力风扇等。现有的大风车安装在野外,由自然风推动旋转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大风车的叶片直接安装在其中心轮上,而是呈径向安装,也就是说叶片的中心线(的延长线)是过中心轮的圆心的。叶片一般与中心轮的平面间有一夹角,以便承受更大的风力。一般电风扇的叶片也是这种结构。
径向风叶片的设计在力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以中心轮的中心为支点,风叶的中心线为力臂的话,那么力臂相对于支点的力矩为零。这就意味着当风流吹动叶片转动时不能高效地将风能转换成电能。野外的大风车利用自然风效率低一些无所谓,但在某些场合,如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形成的风流可以通过一个风流管道集中起来,在风道中装上风叶轮发电,此时如果还是用现有这种径向叶片的话,发电的效率将无法让人满意。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的风叶轮,特别是用于风力发电的动力风扇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用于风力发电的动力风扇,该风扇的结构简单,受力合理,风电转换效率高,以此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用于风力发电的动力风扇,它有中心轮和风叶片,其特征在于风叶片通过叶片臂与中心轮连接固定,叶片臂的中心线与风叶片中心线重合或者平行,叶片臂的中心线与中心轮的切线平行且不过中心轮的圆心,中心轮与发电机转子或者定子连接传动。
风叶片为多片且均匀地分布在中心轮周围。
风叶片与中心轮的平面间有夹角。
中心轮上至少有三个与发电机转子或者定子连接固定的径向螺纹孔。
中心轮上有与发电机转子或者定子连接固定的键槽。
本实用新型让风叶片通过叶片臂以切线或者与切线平行但不过中心轮圆心的方式与中心轮连接,使得叶片臂受到的风力与中心轮间形成一个力矩,使中心轮更高效地运转,从而高效地推动发电机发电。较之现有径向式风叶片的风叶轮,受力更合理,风电转换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左视图。
图3是中心轮主视图。
图4是中心轮俯视图。
图1-4中,各个零部件或部分的标号如下:
1-风叶片;2-连接螺钉;3-叶片臂;4-径向连接螺栓;5-中心轮;6-叶片臂安装孔;7-中心轮径向螺孔;8-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中心轮5与现有的风叶轮基本相同,为一圆盘状,中间有中心孔8,用来与发电机的转子或者定子部分连接固定用的,还开有3-4个中心轮径向螺孔7,当然,径向螺孔的数量一般由被连接部分的大小来决定,被连接部分的轴直径较大时可以适当增加径向螺孔的数量。
中心轮上的径向螺孔只是固定方式之一,采用开键槽的方式,用键来固定也是常用的手段。
中心轮上还开有风叶片安装孔6,这些孔一般也为螺纹孔,以便实现与叶片臂3上的螺纹间的配合固定。如上所述,叶片臂的中心线与中心轮的切线平行且不过圆心,以便保持该中心线与圆心间的有一定的距离,产生力矩。叶片臂中心线与中心轮圆心间的距离越大,对力矩的形成越有利。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使叶片臂安装孔远离圆心。
风叶片1一般为平板状或弧形状,它通过连接螺钉2与叶片臂连接固定或者焊接固定。风叶片与中心轮平面间的夹角角一般视风向与风扇间的角度来确定。本例为72度,适宜于风向与风扇轴垂直的情形。
未提及的零部件及标号如上所述。
本例这种动力风扇与发电机连接,安装在前述电动汽车上可以利用行驶过程中形成的风流驱动风扇,从而高效地发电存储于电瓶中,这样就可以减少每次充电的时间。或者延长两次充电间的行驶路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鹏,未经陈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8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动力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内燃机节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