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削轴承外圈凸度旋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6284.4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6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合军 |
主分类号: | B24B19/06 | 分类号: | B24B19/0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削 轴承 外圈 旋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轴承外圈凸度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磨削轴承外圈凸度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质量要求较高的滚子轴承中,轴承滚道的表面,即与滚子接触的位置都带有一定的凸度,即滚子在轴承中与滚道的横向接触面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点。在滚子轴承外圈的磨削中,一些企业率先研发一种新型磨削方式,例如中国专利:201110103563.X,专利名称为:轴承外圈滚道凸度的加工工装及其加工方法,如图1所示,即把砂轮外缘就修整为传统的直线,在垂直水平面方向旋转工件(轴承外圈),使工件(轴承外圈)的回转中心与砂轮的回转中心在水平方向上成一定的夹角α,然后把砂轮进入到工件内部进行磨削,该种磨削方式磨削出的凸度表面为微量交叉网纹,粗糙度好,而且采用单点直线修整砂轮,修整简单容易,避免了传统结构复杂且不稳定的砂轮修整结构,且交叉网纹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凸度的大小,然而上述方法中并无成熟配套使用的工件旋转机构,常规的装置并不能完成上述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磨削轴承外圈凸度旋转机构,其结构简单,不仅保证工件在磨削过程中不易振动,提高磨削精度,而且方便调整工件的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磨削轴承外圈凸度旋转机构,包括带动工件转动的传动轴和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磁极吸附住工件,还设有工件箱体、主立板、辅助立板和固定底板,所述传动轴转动设置在工件箱体上,所述电机固定在工件箱体的外壁上,主立板和辅助立板通过紧固组件连接在固定底板上,工件箱体通过多个连接杆悬挂在主立板和辅助立板之间,且工件箱体的底部与固定底板具有一定的间隙,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主立板和辅助立板上对应的长槽孔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工件箱体上靠近工件的一端固定设有连接板,该连接板通过转轴与主立板连接,在连接杆两端的螺母松开的状态下,连接杆的两端在主立板和辅助立板的长槽孔内有一定的活动距离,工件箱体以转轴为中心可在垂直方向旋转一定角度。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传动组件为皮带和皮带轮构成的组件。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连接杆为长螺杆,长螺杆以螺纹方式与工件箱体配合连接。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辅助立板与固定底板的连接部位为长槽孔。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电机固定在工件箱体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保证工件箱体的回转中心线与工件的中心基本在同一轴线上,工件旋转时,在高度上变化不会太大,便于砂轮磨削。其次、增加辅助立板,加大工件箱体旋转定位时的摩擦量与定位时的稳定性,使工件在磨削过程中不易振动,提高磨削精度。电机安装在工件箱体上边,随工件箱体一起旋转,保证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完好吻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轴承外圈磨削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磨削工装所用轴承外圈旋转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磨削工装所用轴承外圈旋转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磨削工装所用轴承外圈旋转机构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1、传动轴,2、磁极,3、工件,4、砂轮,5、电机,6、传动组件,7、工件箱体,8、主立板,9、辅助立板,10、固定底板,11、连接杆,12、螺母,13、长槽孔,14、连接板,1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合军,未经张合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62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传感器的图像数据读取方法
- 下一篇:高清相机的图像分流控制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