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地震前兆监测的数字化二氧化碳观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4836.8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8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任佳;张晓刚;王长江;邢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地震局唐山中心台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齐兰君 |
地址: | 063021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地震 前兆 监测 数字化 二氧化碳 观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震前兆监测的数字化二氧化碳观测仪。
背景技术
在地震前兆观测中,二氧化碳在一些MS≥4.0地震之前有明显的异常反映,尤其是在MS≥5.0地震前出现的异常非常显著,是典型的短临异常,对破坏性地震的短临预报阶段发震时间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地震台站主要利用快速测定管和气相色谱仪进行二氧化碳气体测试分析,均属人工模拟观测。二氧化碳气体快速测定管是一次性使用的,每天更换一次,人工读取测量值,只能测量累积量,不能实时测量被测井孔的二氧化碳气体百分比浓度,受测量方法限制,难以精确测量井下气体浓度梯度。气相色谱仪属于精密的实验室仪器,需要用采集装置获取气样,再放到仪器上进行分析测试,很难实时测量井下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分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活断层溢出二氧化碳和自流井水中溶解二氧化碳气体的连续、稳定、长期的观测的用于地震前兆监测的数字化二氧化碳观测仪。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服务器端、电源模块以及二氧化碳采集模块,
所述服务器端由PC主板以及与PC主板相连接的液晶显示屏组成,
所述电源模块由电压分配模块以及与电压分配模块相连接的不间断开关电源组成,所述电压分配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液晶显示屏和PC主板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采集模块由集气装置以及二氧化碳信息采集装置组成,
所述集气装置包括腔体、设置于腔体上端的锥形变径接头以及与设置于与锥形变径接头上端的地表连通管,所述腔体的外壁上圆周设置有气孔,所述腔体的外侧圆周设置有18目平织塑料窗纱套,
所述二氧化碳信息采集装置由传感器以及与传感器双向连接的传感器供电及通讯模块组成,所述传感器通过传感器供电及通讯模块与PC主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避雷模块,所述避雷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相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不间断开关电源和PC主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12V电瓶,所述12V电瓶与不间断开关电源双向连接。
所述电压分配模块由型号为HDN5-12D09电源模块、型号为HDN5-12D05的电源模块以及型号为LM7805三端稳压电路组成。
所述不间断开关电源的型号为SLP70C14。
所述传感器供电及通讯模块由MAX232通讯模块和两个LM7805三端稳压电路组成。
所述PC主板采用PC104主板。
所述传感器的型号为SRH-10型双光束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来完成对于地震前兆的监测,本实用新型PC主板通过和自主编写的软件实现了对二氧化碳数据高精度高稳定性的采集;实现了二氧化碳观测数据长时间存储(180天或360天);遵循“十五”地震通讯协议,还提供了FTP和网页通讯模式。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故障识别,易于维护。各模块可以单独升级而不需要对整个系统结构进行大规模的变动。本实用新型安装架设程序简单,2-3小时即可完成,易掌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12V电瓶与不间断开关电源相连,作为备用电源,在有市电的情况下由不间断开关电源为其充电;在市电停电的情况下由其为系统供电,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服务器端、电源模块、避雷模块9、12V电瓶7以及二氧化碳采集模块,所述服务器端由PC主板1以及与PC主板1相连接的液晶显示屏8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地震局唐山中心台;,未经河北省地震局唐山中心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48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