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断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64554.8 | 申请日: | 2014-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9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40112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断阀。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及环保意识的增强,清洁能源天然气越来越成为汽车等运输机械的动力燃料。目前常使用拉断阀进行加气,以满足紧急时及时拉断、保证安全的要求。
传统的拉断阀主要由进气嘴、中间套、出气嘴、定位钢球、定位弹簧、套环等组成,定位钢球一端由定位弹簧压紧,另一端压紧在出气嘴外壁的环形凹槽中,中间套和出气嘴由定位钢球和定位弹簧进行定位。该拉断阀的部件较多,结构比较复杂;而且拉断阀的拉脱力由圆周径向分布的多个定位弹簧的轴向弹性变形来提供,使得拉断阀的拉脱力一致性较差;同时,上述定位弹簧在安装前需要预压一定的力,且安装位置为径向安装,不便于装配。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结构比较简单,便于装配的拉断阀,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比较简单,便于装配的拉断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断阀,包括:
具有导流孔的阀体,所述导流孔的出口设置在所述阀体的顶面上,所述导流孔出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流体管段的第一螺纹安装部,所述阀体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导流孔的进口连通的安装槽;
具有流体通道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拉断轴,所述流体通道的进口设置在所述拉断轴的底面上,所述流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导流孔的进口连通,所述流体通道进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流体管段的第二螺纹安装部;
能够将所述拉断轴限位在所述安装槽内的O型弹簧,所述O型弹簧包括环形定位圈和套设在所述环形定位圈上的弹簧,所述拉断轴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安装槽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配合形成用于安装所述O型弹簧的限位孔。
优选的,上述拉断阀中,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与所述拉断轴的顶面之间还设置有排气腔,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排气腔和所述阀体外壁的排气孔。
优选的,上述拉断阀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拉断轴之间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流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排气腔之间;所述拉断轴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环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环槽内。
优选的,上述拉断阀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拉断轴之间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流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O型弹簧之间;所述拉断轴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环槽,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环槽内。
优选的,上述拉断阀中,所述流体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三通道和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螺纹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上,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导流孔连通。
优选的,上述拉断阀中,所述第三通道垂直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一通道均与所述拉断轴共轴线,所述第一通道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通道内径;且所述第三通道包括相垂直的第一水平通道和第二水平通道,两者的出口均与所述导流孔连通。
优选的,上述拉断阀中,所述导流孔包括第一孔、第三孔和连通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三孔的第二孔,所述第一螺纹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孔的内壁上,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
优选的,上述拉断阀中,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三孔均平行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孔垂直于所述第一孔,且所述第三孔为沿所述阀体的周向布置的半圆环形孔。
优选的,上述拉断阀中,所述环形定位圈具有安装开口。
优选的,上述拉断阀中,所述拉断轴自底端向顶端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之间形成抵靠在所述阀体的底面上的第一轴肩,所述第二轴段和所述第三轴段之间形成第二轴肩,所述安装槽的槽面上设置有定位所述第二轴肩的定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段的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4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