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屏蔽绝缘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3625.2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1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符建明;顾玉良;符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18 | 分类号: | H01B11/18;H01B7/17;H01B3/44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赵贵春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绝缘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屏蔽绝缘电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同轴电缆是各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在无线通信与广播、电视、雷达、导航、计算机及仪表等方面广泛的应用。随着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对电缆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和机械性能,又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现有的同轴电缆的信号屏蔽效果较差,同时绝缘性能也有待提高,现有技术急需一种信号屏蔽和绝缘效果良好的高屏蔽绝缘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信号屏蔽和绝缘效果良好的高屏蔽绝缘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高屏蔽绝缘电缆,所述高屏蔽绝缘电缆包括导线以及由内而外依次包裹于导线的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所述屏蔽层为复合屏蔽层或者金属管屏蔽层。通过将屏蔽层设置为复合屏蔽层或者金属管屏蔽层可以大大的提高屏蔽层的屏蔽效果,聚四氟乙烯材料绝缘层可以提高绝缘效果。
作为优选地,所述复合屏蔽层包括两层以上的镀锡铜线编织层,所述两层以上的镀锡铜线编织层依次紧密包裹于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外部。这样的多层编织层设置可以提高屏蔽效果。
作为优选地,所述两层以上的镀锡铜线编织层与聚四氟乙烯绝缘层之间设有屏蔽箔。这样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屏蔽效果。
作为优选地,所述两层以上的镀锡铜线编织层之间也设有屏蔽箔。这样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屏蔽效果。
作为优选地,所述屏蔽箔为纯铜箔、纯铝箔或者铝塑复合膜。这样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屏蔽效果。
作为优选地,所述金属管屏蔽层为无缝螺旋波纹铜管或者无缝螺旋波纹铝管。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作为优选地,所述导体由7根镀银铜线绞合而成。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作为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层为聚全氟乙丙烯聚四氟乙烯绝缘层,所述护套为聚全氟乙丙烯护套。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作为优选地,所述导线外直径为:0.24~0.306mm;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外直径为:0.7~0.905mm;所述屏蔽层外直径为:1.13~1.46mm;所述护套外直径为:1.3~1.78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屏蔽层设置为复合屏蔽层或者金属管屏蔽层可以大大的提高屏蔽层的屏蔽效果,聚四氟乙烯材料绝缘层可以提高绝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屏蔽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金属管屏蔽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线;2、聚四氟乙烯绝缘层;3、屏蔽层;4、护套;5、金属管屏蔽层;6、镀锡铜线编织层;7、屏蔽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高屏蔽绝缘电缆,所述高屏蔽绝缘电缆包括导线1以及由内而外依次包裹于导线1的聚四氟乙烯绝缘层2、屏蔽层3和护套4;所述屏蔽层3为复合屏蔽层3或者金属管屏蔽层5。
所述复合屏蔽层3包括两层以上的镀锡铜线编织层6,所述两层以上的镀锡铜线编织层6依次紧密包裹于聚四氟乙烯绝缘层2外部。
所述两层以上的镀锡铜线编织层6与聚四氟乙烯绝缘层2之间设有屏蔽箔7。
所述两层以上的镀锡铜线编织层6之间也设有屏蔽箔7。
所述屏蔽箔7为纯铜箔、纯铝箔或者铝塑复合膜。
所述金属管屏蔽层5为无缝螺旋波纹铜管或者无缝螺旋波纹铝管。
所述导体由7根镀银铜线绞合而成。
所述护套4为聚全氟乙丙烯护套4。
所述导线1外直径为:0.24~0.306mm;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层2外直径为:0.7~0.905mm;所述屏蔽层3外直径为:1.13~1.46mm;所述护套4外直径为:1.3~1.78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36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一体式电感器
- 下一篇:一种医疗设备用延长传感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