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3375.2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9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贾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邢仪新未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3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动态 无功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适用于配电系统和特殊负荷的电压质量控制和无功补偿,既具有提高电压质量、避免投切涌流冲击电网、抑制电压剧烈。
背景技术
电能质量问题是指发生在电压、电流和频率上的所有异常状况,它通过谐波、功率因数、电压下跌或者升高、电压闪变、瞬间电流等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会导致电力设备故障,供电中断,供电系统失效等问题。传统技术中的低压动态无功补偿系统,对于系统的保护一般比较完善,但对于各个支路的保护则比较简单,只有熔断器保护而已,由于熔断器保护是极限保护,一旦该保护起作用,可控硅或电容器多半已经是发生了无法挽回的损坏,而且熔断器的保护多会发生爆炸,一旦发生,就会容易引起故障扩大。而且在满足安装与维护上的方便,却忽略了散热方面的问题,要么考虑散热方面的问题却忽略了安装和维护上的方便,导致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一种安全可靠的办法,避免这种因支路保护不利而发生故障,解决安装、维护和散热方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主控制器、支路触发板、开关模块、电容器/电抗模块、熔断器。其中开关模块包括晶闸管、RC阻容吸收电路、风道式后出风型散热器、风机和温度传感器。主控制器对支路各相电流和散热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控制支路触发板,支路触发板与晶闸管相连,电容/电抗器模块和开关模块相连,晶闸管、风机和温度传感器紧贴风道式后出风型散热器。
如上所述的开关模块包括多组投切开关,每组投切开关包括三只晶闸管和RC阻容吸收电路。
如上所述的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容/电抗器模块包括电容器一只或多只与电容器串联的铁芯电抗器。
如上所述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晶闸管由双向可控硅构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主控制器对支路各相电流和散热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然后反馈给触发板进行实施,从而为支路提供全面的预防性保护,最大限度避免各个支路发生破坏性故障,提高了设备的安全保护水平,延迟了设备使用寿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有熔断器保护,在该保护起作用时可控硅或电容器多半已经是发生了无法挽回的损坏,而且熔断器的保护多会发生爆炸,一旦发生保护较容易导致故障扩大的问题。运用独特的风道式后出风型结构,大大增强了散热效果,且安装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主控制器10、支路触发板20、开关模块30和电容/电抗器模块40,其中主控制器10对支路各相电流和散热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控制;主控制器10与支路触发板20连接,来控制开关模块30的投切;开关模块30的温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机紧贴开关模块30的风道式后出风型散热器,并分别与主控制器10连接;开关模块30连接在支路触发板20和电容/电抗器模块40之间,主控制器10检测到的各相电流值和温度值产生控制命令给支路触发板20,触发开关模块30控制电容器/电抗器模块40投切的电容、电抗的数目。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主控制器对支路各相的电流和散热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然后反馈给触发板进行实施,从而为支路提供全面的预防性保护,最大限度避免各个支路发生破坏性故障,提高了设备的安全保护水平,延迟了设备使用寿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有熔断器保护,在该保护起作用时可控硅或电容器多半已经是发生了无法挽回的损坏,而且熔断器的保护多会发生爆炸,一旦发生保护较容易导致故障扩大的问题。运用独特的风道式后出风型结构,大大增强了散热效果,且安装维护方便。
如上所述的开关模块包括多组投切开关,每组投切开关包括三只晶闸管和RC阻容吸收电路。
如上所述的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容/电抗器模块包括电容器一只或多只与电容器串联的铁芯电抗器。
如上所述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晶闸管由双向可控硅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邢仪新未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邢仪新未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3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