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线圈制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63145.6 | 申请日: | 2014-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2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西艾杰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121/2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 地址: | 21534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圈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机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线圈制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曳引机制动器一般采用单盘制动,双衔铁及双磁轭形式,主要结构包括:分体式单衔铁两个、分体式单磁轭两个和一个制动盘。通过磁轭的通电与断电产生的磁场控制衔铁沿导柱的前后运动,从而实现对制动器的控制。制动器的一个分体式单磁轭中共有2个线圈,均匀分布在磁轭内部。制动器工作时,两个磁轭中的4个线圈都工作,由于同个磁轭中的2个线圈存在差异,且不同磁轭之间也存在差异,当磁轭通电时,两个衔铁所受磁场力就不一样,这就导致衔铁沿导柱的前后运动不同步,且可能存在滑动不畅问题。
由于是两组制动器,装在两组制动器中间的编码器就需要专门做一个防护,费工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线圈制动器,配到曳引机后,由于磁轭是整体式的,线圈也由原来的四个改为了一个整体式单线圈,工成本也有所降低,整体式单线圈安装在两个衔铁的中心位置,这样两个衔铁所受的磁场力就均匀,有效提高了单线圈制动器吸合释放同步的稳定性,同时将编码器直接装在磁轭预先设计好的编码器安装孔内,安装编码器的位置也由两部分变为一个整体,巧妙的保护了编码器,也提高了编码器装配的便利性,同时有降低了为编码器另作防护的成本及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线圈制动器,包括第一衔铁、第二衔铁、磁轭、刹车盘、编码器安装孔以及整体式单线圈,所述的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组装成为正方形结构,所述的磁轭为整体式磁轭,所述的磁轭安装在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的上表面,所述的整体式单线圈安装在磁轭内部并设置在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整体式单线圈为两组线圈叠加组成,所述的刹车盘安装在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的编码器安装孔设置在磁轭的中心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为分体式单衔铁。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单线圈制动器还包括导柱,所述的导柱分别安装在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柱的数量为4个。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引机制动器还包括摩擦盘调节机构,所述的摩擦盘调节机构分别安装在编码器安装孔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单线圈制动器,配到曳引机后,由于磁轭是整体式的,线圈也由原来的四个改为了一个整体式单线圈,工成本也有所降低,整体式单线圈安装在两个衔铁的中心位置,这样两个衔铁所受的磁场力就均匀,有效提高了单线圈制动器吸合释放同步的稳定性,同时将编码器直接装在磁轭预先设计好的编码器安装孔内,安装编码器的位置也由两部分变为一个整体,巧妙的保护了编码器,也提高了编码器装配的便利性,同时有降低了为编码器另作防护的成本及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线圈制动器一较佳实施例的侧面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衔铁,2、第二衔铁,3、磁轭,4、刹车盘,5、编码器安装孔,6、整体式单线圈,7、导柱,8、摩擦盘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西艾杰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西艾杰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3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