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射频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3107.0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1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符建明;顾玉良;符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02;H01P3/06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赵贵春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射频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射频电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射频同轴电缆是各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在无线通信与广播、电视、雷达、导航、计算机及仪表等方面广泛的应用。随着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对射频电缆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和机械性能。现有通信技术要求电缆要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包括低阻抗、高强度、高屏蔽性,绝缘效果好等。现有技术急需一种传输性能良好的绝缘射频电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传输性能良好的绝缘射频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绝缘射频电缆,所述绝缘射频电缆包括内导体和依次包裹于内导体的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外导体层和护套;所述内导体由镀银铜线绞合而成。通过在铜线外设置银层可以大大的提高导线的导电率,同时根据趋肤效应将银层设计在铜线表面可以兼顾成本与性能,聚四氟乙烯材料绝缘层可以提高绝缘效果。
作为优选地,所述内导体由7根镀银铜线绞合而成,所述内导体外直径为0.15~0.306mm。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导体的柔性。
作为优选地,所述外导体层为镀锡铜线编织层,所述外导体层外直径为0.6~1.32mm。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作为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外直径为0.41~0.915mm。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作为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层为实心层或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内设有空气绝缘层。这样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加强聚四氟乙烯绝缘层的绝缘效果。
作为优选地,所述护套为聚全氟乙丙烯护套,所述护套外直径为0.8~1.78mm。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作为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层与编织层之间设有包带层,所述包带层由铜箔绕包而成。这样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加强电缆的屏蔽效果。
作为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内设有空气绝缘层,所述空气绝缘层内部和外部分别为内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和外聚四氟乙烯绝缘层,所述空气绝缘层内设有隔离垫片。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作为优选地,所述隔离垫片包括辐射型垫片和螺旋垫片;所述辐射型垫片沿内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向外聚四氟乙烯绝缘层辐射且沿电缆径向均布;所述螺旋垫片沿电缆轴向螺旋围绕于内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外壁;所述辐射型垫片和螺旋垫片相互交织。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作为优选地,所述辐射型垫片和螺旋垫片与内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和外聚四氟乙烯绝缘层一体设置。这样的设计可以加强隔离垫片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铜线外设置银层可以大大的提高导线的导电率,同时根据趋肤效应将银层设计在铜线表面可以兼顾成本与性能,聚四氟乙烯材料绝缘层可以提高绝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离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导体;2、聚四氟乙烯绝缘层;3、外导体层;4、护套;5、包带层;6、空气绝缘层;7、内聚四氟乙烯绝缘层;8、外聚四氟乙烯绝缘层;9、辐射型垫片;10、螺旋垫片;11、隔离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绝缘射频电缆,所述绝缘射频电缆包括内导体1和依次包裹于内导体1的聚四氟乙烯绝缘层2、外导体层3和护套4;所述内导体1由镀银铜线绞合而成。
所述内导体1由7根镀银铜线绞合而成,所述内导体1外直径为0.15~0.306mm。
所述外导体层3为镀锡铜线编织层,所述外导体层3外直径为0.6~1.32mm。
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层2外直径为0.41~0.915mm。
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层2为实心层或聚四氟乙烯绝缘层2内设有空气绝缘层6。
所述护套4为聚全氟乙丙烯护套,所述护套4外直径为0.8~1.78mm。
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层2与编织层之间设有包带层5,所述包带层5由铜箔绕包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3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抗机械强度的镭射打印机用电缆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阻燃铜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