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石机刀具主轴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2848.7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4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苏友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友谊 |
主分类号: | B28D7/00 | 分类号: | B28D7/00;B28D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226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石机 刀具 主轴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石机刀具主轴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石材开采成本,现在开采出的荒料逐渐变大,要提高板材生产效益,切石机也越做越大,相应切石机的主轴箱也变大,主轴箱中的主轴轴径增大后且在高速运转情况下,主轴的发热量成倍的增加,采用现有标准主轴箱的设计已不能满足其生产的需要,该些主轴箱及主轴容易产生疲劳损害,使用寿命非常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石机刀具主轴冷却结构,该切石机刀具主轴冷却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大大改善其散热和提高主轴箱及主轴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切石机刀具主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箱壳、横设在主轴箱壳体内的主轴和轴承,主轴箱壳体外的主轴一端上套设有多片直径相同的锯片,主轴另一端上套设有皮带轮,主轴箱壳体内靠近锯片一侧的主轴上设有泵油蜗轮,在主轴箱壳靠近锯片的端面上设有回油出口,在主轴箱壳侧壁面上设有回油入口,回油出口与回油入口之间设有连通管,所述主轴箱壳侧壁面上另外设有一对冷却水出、入口,在主轴箱壳体内设有连通冷却水出、入口的冷却水管。
进一步的,上述冷却水管为迂回型冷却绕管,其设置在主轴箱壳的底部。
进一步的,上述泵油蜗轮为风叶式,其旋转时带动润滑油向靠近锯片的一侧流动。
进一步的,上述主轴箱壳固定在切石机机台上,所述机台包括左右设置的两水泥机墩和设在两水泥机墩上的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四个导向孔和设在导向孔内的四个导向柱,所述四个导向柱上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所述上联接板上表面上固定设有驱动电机和主动皮带轮,所述下联接板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所述主轴箱壳,主轴箱壳的主轴两端头分别固定设有被动皮带轮和锯片,所述机座与上联接板之间设有升降油缸。
进一步的,上述四个导向孔的侧壁上均设有可拆摩擦片,四个可拆摩擦片相对机座的对称线对称设置,在可拆摩擦片外表面分别设有锁紧板以固定可拆摩擦片。
进一步的,上述主轴箱上的锯片外围安装有防护罩,防护罩上有安装有防水帘和冷却喷水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直径相同的多锯片一次性切割方式,产量比单臂悬挂式、桥式组合式等现有市场上的切割方式,在效益上可提2-3倍产量。在效益大大提升的情况下,通过二方面进行降温,一是通过主轴上的泵油蜗轮,主轴旋转带动泵油蜗轮转动,泵油蜗轮为风叶式,旋转时带动润滑油向左边流动,流动的润滑油经过轴承,把轴承的温度带走,从回油出口出去再从回油入口进入主轴箱壳空腔内进行循环降温;主轴箱壳空腔内的润滑油经过一段时间内温度逐渐上升,为了进一步降低润滑油油温,通过铺设在主轴箱壳底部的冷却绕管,冷却绕管的冷却水出口及冷却水入口分别安装在主轴箱壳的左右箱壳上,与外部连通。接上外部温度低的冷却水从冷却水入口进入再从冷却水出口出来,进一步提升降低润滑油温度的效果。可大大提高主轴箱轴承、主轴等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轴箱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使用状态构造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切石机刀具主轴冷却结构,包括主轴箱壳1、横设在主轴箱壳1体内的主轴2和轴承3,主轴箱壳1体外的主轴一端上套设有多片直径相同的锯片4,主轴另一端上套设有皮带轮5,主轴箱壳体内靠近锯片一侧的主轴上设有泵油蜗轮6,在主轴箱壳靠近锯片4的端面上设有回油出口7,在主轴箱壳侧壁面上设有回油入口8,回油出口7与回油入口8之间设有连通管9,所述主轴箱壳侧壁面上另外设有一对冷却水出、入口10、11,在主轴箱壳体内设有连通冷却水出、入口的冷却水管12。
进一步的,为了使冷却效果好,上述冷却水管为迂回型冷却绕管,其设置在主轴箱壳的底部。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泵油蜗轮为风叶式,其旋转时带动润滑油向靠近锯片的一侧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友谊,未经苏友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2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