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门诊发药系统的外部传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62730.4 | 申请日: | 2014-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7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东;陈思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白象新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1/12 | 分类号: | B65G1/12;B65G1/13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200 北京市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门诊 系统 外部 传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系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门诊发药系统的外部传输系统,属于医疗设备的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药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医疗设备的日益现代化,高效、安全、专业的自动化发药设备也成为药房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剧,医院患者人流量直线上升,医院里每天发放的各种药品数量也在相应地不断增加,造成我国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各大医院的数字化程度也在逐渐推进,但是目前大部分医院门诊药房的药师在根据处方抓药后,再按处方上的信息将药品放置到相应的前台窗口暂存,患者来取药时,药师再按处方信息找到相应的药篮发放给患者,这一过程都是由人工来实行。人工抓药、输送药品到指定前台窗口,药师每天面对大量患者的药品单调地重复此项工作,不仅需要高度集中精神,而且体力劳动强度较大,很容易因疲劳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影响工作效率不说,严重时会因为发药错误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这种传统采用人工抓药、输送药品的方式显然满足不了现代化的需求。此外,尽管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少量用于门诊发药的外部传输,但是这些装置普遍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多数只能简单地传输药品,智能化水平低。医院需要一种智能化高、传输和补充药品功能都齐全的门诊发药外部传输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门诊发药系统的外部传输系统,可机械化地将患者处方药品运输、存放到指定前台窗口,解决传统采用人工实施这一过程时,药师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门诊发药系统的外部传输系统,主要包括:双层输送线、补药平台、补药输送线、窗口输送线、前台输送线、窗口平台。所述的双层输送线分为上层和下层,上层设置有双层输送线推送机构,上层和下层均设有信号皮带,在上下层之间设有提升机用以实现药篮的上下运动;所述的补药平台整体呈长方体状,上表面呈坡式,且设有滚轮,药篮可从一端滑动到令一端;补药平台安装连接在双层输送线的侧面,补药输送线前端呈坡式,后端没有坡度,其上设置有传输皮带。双层输送线前端与窗口输送线侧面相连接。
所述窗口输送线整体呈轨道状,底部是窗口输送线皮带,两侧是窗口输送线护沿;所述的前台输送线底部是前台输送线皮带,两侧是前台输送线护沿,且前台输送线前端呈坡式,后端没有坡度,前台输送线的后端,即没有坡度的一端与窗口平台相连接。前台输送线有坡度的一端与窗口输送线的侧面相连,并在两者连接处,在窗口输送线上设置有窗口输送线推送机构和感应装置。感应装置用于检测药篮信息,并可控制推送机构的开合,而推送机构则可以将药篮从窗口输送线推送至前台输送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用于门诊发药系统的外部传输系统,可自动地将患者处方药品运输、存放到指定前台窗口,实现了处方药品的机械化传输,解决了传统采用人工作业时,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错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层输送线的两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描述得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双层输送线(1)、补药平台(2)、补药输送线(3)、窗口输送线(4)、前台输送线(5)、窗口平台(6)。根据药房门诊的空间及实际需求,可以调整窗口输送线和前台输送线的长度,增减窗口平台的数量,本实施例中,窗口平台为两个。
所述的双层输送线(1)分为上层和下层,上层设置有双层输送线推送机构(1.1),上层和下层均设有信号皮带(1.2),在上下层之间设有提升机用以实现药篮上下运动;所述的补药平台(2)整体呈长方体状,上表面呈坡式,且设有滚轮,药篮可从一端滑动到令一端;补药平台(2)安装连接在双层输送线(1)的侧面,补药输送线(3)前端呈坡式,后端没有坡度,其上设置有传输皮带(3.1)。双层输送线(1)前端与窗口输送线(4)侧面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白象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白象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2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极管载料带传动防跳动装置
- 下一篇:升降式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卷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