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筒混合机检修鞍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2630.1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9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常艳梅;张立秋;闫伟;刘利;段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混合 检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黑色金属烧接设备之一的混合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圆筒混合机上的检修鞍座。
背景技术
混合操作被广泛的应用于化工、石油、水处理、食品、造纸、冶金等行业,是应用最广的化工单元操作之一,相应的混合设备是一种量大面广、品种繁多的机械产品,在化工、冶金、医药、造纸、化妆品、涂饰材料、食品、饲料及废水处理等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混合过程是一个系统内部固体物料的不均匀下降的过程。混合机械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回转式混合机械和非回转式混合机械。又可根据被操作物的状态把回转式混合机械分为液体搅拌设备和固体混合设备。固体混合设备可按对粉粒体作用力的方式分类为容器混合型、容器固定型和复合型混合机。圆筒混合机属于容器回转型混合设备。
圆筒混合机主要由筒体、驱动电机、减速机、传动装置、托辊(轮)、挡轮、洒水装置、头部和尾部溜槽及钢结构底座、润滑系统等部分组成。圆筒混合机的筒体以和水平地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一般1.5°~3°)装在钢结构或者是水泥地基基础上,圆筒混合机的筒体由两组四个刚性金属托轮、每组托轮的中心和圆筒混合机筒体中心连线成60°角的托轮装置支撑,并且由一对挡轮装置进行轴向限位,以防止由于圆筒筒体倾角存在而引起的圆筒沿轴向窜动。由于磨损,定期需要对托轮和挡轮进行检修和更换。
现有的圆筒混合机检修鞍座体积大,整体由钢板焊接而成,焊缝多,搬运不便,而且由于不可避免的存在焊接缺陷,使圆筒混合机检修鞍座易变形,强度也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不易变形的圆筒混合机检修鞍座。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支座和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平行的两工字钢,两工字钢之间通过横梁相连;所述鞍座包括底板,底板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方设置有弧形托板;所述鞍座的底板两侧通过螺栓组件同两工字钢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侧方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上设置有吊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底部的支座有工字钢和横梁连接而成,并通过螺栓组件与鞍座连接,减少了焊缝,降低了焊接缺陷对本实用新型产生的影响,不易变形。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筋,可进一步提高支撑架的强度。并且,在加强筋上设置吊孔,无需再另外安装吊耳,便于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及搬运。
3、本实用新型的支座和鞍座通过螺栓组件连接,由于螺栓连接强度大,可适当减小钢板的厚度,使本实用新型重量降低;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便于搬运和维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1为工字钢、2为横梁、3为螺栓组件、4为支座、5为底板、6为加强筋、7为吊孔、8为支撑架、9为托板、10为鞍座、11为圆筒混合机、12为检修鞍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座4和鞍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包括平行的两工字钢1,两工字钢1之间通过横梁2相连;所述鞍座10包括底板5,底板5上方设置有支撑架8,支撑架8上方设置有弧形托板9;所述鞍座10的底板5两侧通过螺栓组件3同两工字钢1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8侧方和底板5之间设置有加强筋6。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6上设置有吊孔7。
所述加强筋6设置为直角梯形,两直角边分别与支撑架8的侧壁和底板5焊接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2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制纳米二氧化硅的焚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氯硅烷中不凝气的解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