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敞篷车硬顶折叠棚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2349.8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5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群;来飞;莫明立;曹建国;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J7/12 | 分类号: | B60J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5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敞篷车 硬顶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壳体结构,尤其是一种敞篷车硬顶折叠棚,属于机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所谓敞篷车是指可开启式车身,其车顶可为软顶或硬顶,通常其车顶至少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能够遮覆车身;第二个特点是车顶可卷收或可拆除。在国外,敞篷车已经成功应用于各种级别的轿车上,它具有更加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更富有驾驶乐趣,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的敞篷车多以软顶为主,软顶的顶棚具有更好的可折叠性,因此在收折时更加方便,但是,软顶的顶棚由于材质相对较软,因此结构强度相对较弱,而且不太适合在雨天外出。随着国内购车人群的需求不断增加,硬顶的敞篷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目前的硬顶式顶棚结构,受工艺水平和导向精度等因素影响,能够符合要求的硬顶顶棚并不多,即便少数的几款硬顶式顶棚设计,也只是简单的满足功能性需求,其往往存在运转不灵活、闭合不到位等状况,由于汽车的C柱(汽车领域通常习惯于按照汽车上立柱的位置,从车头往后依次分为A柱、B柱和C柱,其中C柱表示后柱)需要有足够的强度,而为了保障大强度就必须用较粗的钢材,这样在刚度和灵活性上,很难做到和谐的统一,而且在开起或关闭过程中,受电机和齿轮发热的影响,顶棚还可能会出现热变形的问题,以及在受到外力时的抗振性能,这都是一直以来困扰设计者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敞篷车的硬顶式顶棚存在开闭合不灵活,抗振性能较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闭合精度较高,抗振性能优良的敞篷车硬顶折叠顶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敞篷车硬顶折叠棚,包括C柱和顶棚横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C柱底部安装有折叠机构,所述C柱的上端与顶棚横梁可转动连接;在所述C柱和顶棚横梁的内侧安装有一根导轨,所述导轨沿C柱底部延伸至顶棚横梁的顶端,在所述导轨内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向下弯折后与导向杆底座连接;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蜗杆底座和安装在蜗杆底座上的步进电机安装架,在所述步进电机安装架上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机电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蜗杆连接,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深沟球轴承安装在轴支撑架上,所述轴支撑架固定在步进电机安装架上,所述蜗杆的上部与蜗轮啮合,所述蜗轮安装在C柱的下部。
优化地,所述的导轨为倒锥形结构,在导轨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导轨凸台,所述导轨通过连接在导轨凸台上的十字槽螺钉固定在顶棚横梁和C柱上。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倒锥形的导轨设计,可以使得滑块自动的卡在导轨内,无需采用其他的定位部件,而且还不会影响滑块的正常滑动;同时倒锥形的设计也给导轨两侧留出了空间,这样可以方便两侧导轨凸台与C柱和顶棚横梁之间的安装连接。
优化地,在所述导轨的滑槽口处还贴有密封橡胶带,所述的密封橡胶带沿导轨的长度方向分布。通过布置密封橡胶带可以保护导轨,减少导轨的磨损,同时还可以降低折叠过程中的噪音。
优化地,所述C柱和顶棚横梁通过第一销轴连接,在所述第一销轴上套有一个卡环,在所述卡环上设有一个顶棚横梁连接支耳和一个C柱连接支耳。这里卡环的作用在于限制顶棚横梁转动的角度,控制其转动到设计的位置,这样刚好能够折叠后放置。
优化地,在所述导向杆底部连接有第二销轴,所述导向杆通过第二销轴与导向杆底座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销轴的两侧还套有限位环。本实用新型中将导向杆与导向杆底座之间设计为了可转动的结构,这样是为了避免在折叠时导向杆与车厢内部硬碰,通过可转动的结构可以起到缓冲作用,这样在折叠过程中导向杆就能自动的顺着车内的空间滑动放置。
优化地,在所述顶棚横梁的顶端还贴有密封橡胶条。密封橡胶条可以有效的降低顶棚横梁与车架搭接时的摩擦和噪音,起到保护作用。
优化地,与所述蜗杆尾端相连的深沟球轴承上还安装有一个轴承顶盖。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敞篷车折叠顶棚采用多段式结构,在每一段结构上分别设计不同功能,在底座上通过蜗杆控制电机传动转速,在中部通过卡环来保障整个顶棚的折叠能够顺畅,并且还增设了导向杆作为辅助导向,用于控制顶棚在折叠过程中的导向精度,因此具有更好的配合精度;同时,在顶棚端头还安装了导轨凸台和滑块的结构,这样可以更加精密的控制端部的连接,减小缝隙,增强了稳定性,同时对于抗振性能也有明显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敞篷车硬顶折叠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放大后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23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胶条及汽车门用密封胶条
- 下一篇:车辆停车换气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