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0134.2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0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提姆·巴斯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提姆·巴斯克 |
主分类号: | B60B27/02 | 分类号: | B60B27/02;B60B27/00;B60B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诸兰芬 |
地址: | 德国萨***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零组件,特别是有关一种自行车的轮毂结构设计者。
背景技术
如先前已公开的DE 20 2009 008 246 U1、DE 20 2009 008 243 U1和EP 1186446 A2专利文件,揭露一种轮毂,各该轮毂的毂体可旋转地安装于一枢轴上,两个轴向相隔、径向突出的轮辐环被安装于毂体上,多个用于支撑辐条、位于共同节圆上的安装孔形成其中;一制动盘凸缘邻接其中的一轮辐环,其具有多个用于固定制动盘、位于共同节圆上的固定孔,该轮辐环、该制动盘凸缘和邻接位于制动盘侧边的轮辐环的毂体的一壁部,共同汇集于一多种材料积聚的连接区。在已知的解决方案中,制动盘凸缘的多孔圆盘直径位于该多种材料积聚区之外,以使毂体在该区从制动盘凸缘径向地向内缩小,然后再朝连接区以径向方向扩大,在制动操作过程中由制动盘传递到轮毂的力流,初始被重新导为径向向内,然后再径向向外朝毂体的轮辐环方向传递;该力流的重新导向为不利,因在该重新导向区域内会产生高压尖峰,从而导致轮毂的断裂或变形。为了防止这种破坏,轮毂量体必须相应地被制造得比较厚实,然而这与轮毂理应具备高刚性而小重量的设计理念相悖。
另在后轮的轮毂上,更具有一轮毂可以具有一齿盘套座,该齿盘套座可与毂体于一旋转方向被带入啮合连动或于另一旋转方向被解除空转(如DES198 47 673 A1和DE 10 2007 030 190 A1),该毂体的一侧边上套置有可相互啮合的内、外棘轮座,其藉由一压缩弹簧向其啮合位置方向施加预紧力,而根据DE 19847673 A1的技术方案中,二内、外棘轮座均浮动安装,并允许飞轮本体倾斜,以提供持续而平坦的啮合操作。惟该结构设计的缺就是:为使毂体与齿盘套座的轴向偏移或倾斜成为可能的浮动安装,因此需要较高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藉由轮辐环在与连结部、制动盘容置部间所形成的相连区,使其几何重心位于制动盘容置部的多孔圆盘中固定孔直径之外,而轮辐环与连结部、制动盘容置部间经由倒弧角设计,可以确保从制动盘容置部至轮辐环的最佳受力,藉以改良前述习知轮毂未尽的结构缺失。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创作提供一种轮毂,包括:一位于枢轴上并可转动的毂体、二位于径向方向而突出的轮辐环、一制动盘容置部,其相邻一轮辐环并具有多个位于共同多孔圆盘上的固定孔,其中所述的一轮辐环与毂体及制动盘容置部相互连结处形成一链接区域,该链接区域的几何重心位于制动盘容置部的多孔圆盘中固定孔直径之外;此外,本创作更提供一种轮毂,更包括有一齿盘套座,该齿盘套座可与毂体于一旋转方向被带入啮合连动或于另一旋转方向被解除空转,其中该毂体的一侧边上套置有可相互啮合的内、外棘轮座,其藉由一压缩弹簧向其啮合位置方向施加预紧力,其中该内棘轮座于轴向方向与毂体为连动结合,而该外棘轮座于轴向方向与齿盘套座为连动结合,同时并于该齿盘套座内可浮动式的轴向位移。
有关本创作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创作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创作实施于自行车后轮轮毂的立体图。
图2为本创作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创作轮辐环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显示本创作内棘轮座的平面示意图及图中B-B的剖面图。
图5为为第4图A-A的剖面图。
图6中为显示本创作外棘轮座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为第6图A-A的剖面图。
图8为本创作实施于自行车前轮轮毂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轮毂;2、毂体;4、枢轴; 6、8 、轴套;
10、12 、轮辐环 ; 14、安装孔;16、制动盘容置部; 18、固定孔;
20、齿盘套座;22、支撑段;24、轴承装置;26、凸挡;
28、30 、环形肩; 32、34、滚珠轴承; 36、径向凸部; 38、内凸;
40、螺帽;42、阶级凸缘; 44、内棘轮座;46、外棘轮座; 48、压缩弹簧;
50、弧凹边;51、内端肩;52、54弧凹角; 56、弧凹角 ;58、倒弧角;
60、内周壁;62、链接区域;64、内切圆;66、中心点;68、棘齿;
70、外齿;72、内齿;74、阶级环部;76、斜侧翼; 78、陡侧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提姆·巴斯克,未经提姆·巴斯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0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