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纵置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59267.8 | 申请日: | 2014-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2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付永超;王维;丁兆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087 | 分类号: | F16H3/087;F16H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置双 离合器 变速器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纵置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对三轴式变速器,输入轴与中间轴3之间的距离为变速器中心距,其大小不仅对变速器的外形尺寸,体积和质量大小,而且对轮齿的接触强度有影响。中心距越小,齿轮的接触应力大,齿轮寿命短。最小允许中心距当有保证齿轮有必要的接触强度来确定。变速器轴经轴承安装在壳体上,从布置轴承的可能与方便和不影响壳体的强度考虑,要求中心距取大些。此外受三档小齿轮齿数不能过少的限制,要求中心距也要大些。一般,在进行变速器设计时,需要经过初选中心距后,根据变速器档数、传动比和传动方案分配各档齿轮齿数,再对中心距进行修正,重新分配各档齿轮齿数。
典型的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指的是通过两个离合器分别和两根输入轴连接,传递发动机动力。双离合器传动装置由两组同轴嵌套或平行布置的离合器,同轴、内外嵌套布置的两根输入轴及一根输出轴,一根与输入轴平行布置的中间轴,布置在输入轴和中间轴上的多个同步器、多个换档拨叉组成。变速器奇、偶数档输入齿轮分别布置在两根输入轴上,通过两个离合器的切换以及不同同步器动作,经由中间轴实现扭矩变换和输出。现有的纵置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变速器中心距与各档齿轮布置的匹配性并不是很好,影响齿轮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双离合器变速器存在的中心距与各档齿轮布置匹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结构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纵置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
同轴设置的内输入轴、外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外输入轴为空心轴,嵌套在所述内输入轴上,所述输出轴上刚性连接有输出轴齿轮;
与所述内输入轴和外输入轴平行布置的中间轴和倒档轴;
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接所述内输入轴,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所述外输入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输入轴上依次设有一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和七档主动齿轮,所述外输入轴上依次设有四档主动齿轮、六档主动齿轮和二档主动齿轮,所述二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倒挡主动齿轮,其中,所述四档主动齿轮和所述六档主动齿轮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外输入轴上,所述七档主动齿轮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内输入轴上,所述二档主动齿轮刚性连接在所述外输入轴上,所述一档主动齿轮、所述三档主动齿轮刚性连接在所述内输入轴1上,在所述四档主动齿轮和所述六档主动齿轮之间布置了第一同步器SC1,所述七档主动轮后端安装有第四同步器SC4;
所述中间轴上依次设有四档从动齿轮、六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倒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七档从动齿轮和中间轴齿轮,其中,所述四档从动齿轮、六档从动齿轮、七档从动齿轮和中间轴齿轮刚性连接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二档从动齿轮、倒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和三档从动齿轮均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二档从动齿轮和所述倒档从动齿轮之间布置了第二同步器SC2,所述一档从动齿轮和所述三档从动齿轮之间布置了第三同步器SC3,第二同步器SC2和SC3与中间轴刚性连接;
所述倒档轴上刚性连接有倒档齿轮一、倒档齿轮二;
所述中间轴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齿轮为常啮合,所述七档主动齿轮与所述七档从动齿轮为常啮合,所述三档主动齿轮与所述三档从动齿轮常啮合,所述一档主动齿轮与所述一档从动齿轮为常啮合,所述二档主动齿轮与所述二档从动齿轮、所述倒档齿轮一为常啮合,所述倒档齿轮二与所述倒档从动齿轮为常啮合,所述六档主动齿轮与所述六档从动齿轮为常啮合,所述四档主动齿轮与所述四档从动齿轮为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各档齿轮进行了精心布置,各档齿轮布置与中心距的匹配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纵置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标记:1、内输入轴,2、外输入轴,3、中间轴,4、输出轴,5、倒档轴,11、一档主动齿轮,22、二档主动齿轮,13、三档主动齿轮,24、四档主动齿轮,26、六档主动齿轮,17、七档主动齿轮,31、一档从动齿轮,32、二档从动齿轮,33、三档从动齿轮,34、四档从动齿轮,36、六档从动齿轮,37、七档从动齿轮,39、倒档从动齿轮,30、中间轴齿轮,40、输出轴齿轮,51、倒档齿轮一,52、倒档齿轮二,第一同步器SC1、第二同步器SC2,第三同步器SC3,第四同步器SC4,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92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