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气接头的转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59204.2 | 申请日: | 2014-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2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仓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接头 转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电气接头转接器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气接头的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电器产品的电气接头规格琳琅满目,以3C产品使用最多的USB接口为例,USB接头的规格即包括有Type-A、Type-B、mini USB、micro USB等通用规格,甚至还有各家厂商自行开发的规格。要在不同的电器产品之间进行电性连接时,则必需使用包含有二个不同规格的电气接头与一连接线的转接装置,即利用该转接装置的连接线两端所链接不同规格的电气接头各别插入不同电器产品的端口中,以达到在该二电器产品之间进行电力或资料传送的目的。
然而,既有的转接装置在未使用状态下,其连接线与两端的电气接头常因未能妥善收藏,导致电气接头遭受污损或外力压毁,轻者影响其电性导接功能,重则因损坏不得再使用而遭弃置。是以,既有的转接装置的结构仍有未臻完善而待再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接头的转接装置,具有收纳并保护电气接头之效。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气接头的转接装置包括一壳体、一第一连接器、一第二连接器与一连接线。其中该壳体包括有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以及一第一收容槽自该第一侧面凹入形成,一第二收容槽自该第二侧面凹入形成,另有一第一线孔贯穿该第一收容槽的槽底,一第二线孔贯穿该第二收容槽的槽底,且该第一线孔与该第二线孔相通;该第一连接器以可相对该壳体分离的方式而容置该第一收容槽中;该第二连接器以可相对该壳体分离的方式而容置该第二收容槽中;该连接线收容于该壳体内部,该连接线具有一第一端穿出该第一线孔并与该第一连接器电性连接,该连接线具有一第二端穿出该第二线孔并与该第二连接器电性连接。
其中包括一卷线器,该卷线器是用于卷收该连接线。
其中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各具有一身长,该壳体的该第一收容槽与该第二收容槽各具有一槽长,该第一连接器的身长小于该壳体的该第一收容槽的槽长,该第二连接器的身长小于该壳体的该第二收容槽的槽长。
其中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各具有一身宽,该壳体的该第一收容槽与该第二收容槽各包括有相连接的一引导段与一容设段,该引导段的槽宽大于该容设段的槽宽,且该容设段的槽宽小于或等于该第一连接器或该第二连接器的该身宽。
其中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各具有一身高,该壳体的该第一收容槽与该第二收容槽各具有一槽深,该第一连接器的身高小于或等于该壳体的该第一收容槽的槽深,该第二连接器的身高小于或等于该壳体的该第二收容槽的槽深。
其中该壳体还包括有一第三侧面,一第三收容槽自该第三侧面凹入形成,一第三线孔贯穿该第三收容槽的槽底且与该第一线孔及该第二线孔相通;一第三连接器以可相对该壳体分离的方式而容置该第三收容槽中;该连接线包括有一第三端穿出该第三线孔并与该第三连接器电性连接。
其中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的至少其中之一者的一端包括设有一固线环,该连接线的一端通过该固线环后再与对应的连接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可将不同规格的连接器各别收藏于不同位置的收容槽中,以降低连接器遭受污损或外力压毁的机会。
附图说明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一立体图,揭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转接装置的连接器相对壳体脱离。
图2与图3是各一立体图,揭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转接装置的各个连接器收纳于壳体的收容槽中。
图4是图2的前视图。
图5是图2的右侧视图。
图6是一立体图,揭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转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气接头的转接装置100,包括有一壳体10、一卷线器20、一连接线22、一第一连接器24与一第二连接器26。
该壳体10包括有一第一侧面10a与一第二侧面10b,该壳体10另包括有一第一收容槽12自该第一侧面10a凹入形成、一第二收容槽14自该第二侧面10b凹入形成,以及一第一线孔16贯穿该第一收容槽12的槽底、一第二线孔18贯穿该第二收容槽14的槽底,且该第一线孔16与该第二线孔18皆连通至壳体10内部而形成互为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琨有限公司,未经永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9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块式轨枕脱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增压器叶轮石膏模专用脱模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