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污染水综合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59190.4 | 申请日: | 2014-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4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真江;吴培浩;周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东建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侯莉 |
| 地址: | 510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综合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污染水综合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多数城市存在不同原因的缺水,而南方地区水质性缺水更为严重,有些地区甚至还出现了工业用水与城镇用水相互竞争的问题,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我国目前对微污染水的利用率较低,尤其是对雨水、人工湖水、较洁净江河水等微污染水的利用较少,而市政园林、建筑、小区等杂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完全可以利用处理后的微污染水。尤其在微污染雨水如何利用问题上,目前存在两方面的矛盾:一方面雨水的大量外排造成了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造成了面源污染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地区缺水情况严重。此外,微污染水的处理工艺选择也影响其利用,例如简单工艺处理后水质不能满足要求,而工艺处理过于复杂又带来前期投资大、管理复杂等问题。
如何将微污染水处理设备简化,降低运行成本,方便管理,又能控制主要污染物,保证处理水质量,是推进微污染水利用的关键。
现有关于微污染水处理的专利申请技术方案多为简单的固液分离器或较为复杂的处理过程集成。例如,中国授权实用新型专利(ZL201220730485.6)公开了一种微污染水处理设备,包括内部设有潜水泵的集水池、上部设有加药计量泵的加药箱、混合池、第一中间池、沉淀池和第二中间池,由于集混凝沉淀、多介质过滤、紫外线消毒工艺流程于一体,集成的设备较多,控制十分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简化工艺流程、方便管理维护、占地少且可以保证出水水质的微污染水综合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微污染水综合处理设备,包括竖立的罐体,所述罐体内部为一封闭空间,在所述罐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空间为配水室,在所述罐体的下部空间且位于配水室上方填充重型轻质滤料,所述罐体的上部空间为盛装过滤后水体的清水室,在所述清水室中设有自动向水体加入氯的自动加氯装置,所述进水口和排污口均位于所述罐体的配水室壁上,所述出水口则位于所述罐体的清水室壁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重型轻质滤料对微污染水中的杂质有良好过滤及吸附作用,能够保证出水水质;基于重型轻质滤料质量较轻的特性,可以减轻设备重量,可适用于有承重要求的场合,而且也便于运输及安装;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内设置自动加氯装置,减少了外加的加氯消毒系统,简化了处理工艺流程,管理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将微污染水处理过程集成于一体设备内,结构简单,成本低,占地少,方便管理维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配水室上设有从外部穿入其中的配水管,所述配水管位于罐体内的管口封闭且在该管段侧面上开有配水孔,所述配水管位于罐体外的管口作为用于接入微污染水的进水口连接水泵。配水孔开设在配水管的侧面,能够分散进入配水室的微污染水的冲击作用力,减少扰动滤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重型轻质滤料为颗粒状,颗粒的密度大于1kg/m3且小于1.5kg/m3,粒径小于3mm;所述重型轻质滤料采用轻质陶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自动加氯装置包括浮球、用于盛放固体氯的盒体、杠杆及用于搅动和下压固体氯防板结插杆,所述盒体为顶面开口的空心倒锥体,所述盒体的顶端固定在罐体的内顶面上,所述盒体的底部圆周开有通孔,所述杠杆穿过盒体侧壁伸入其中,并以盒体侧壁上的穿孔为支点,所述浮球悬挂在所述杠杆位于盒体外的一端上,所述防板结插杆竖向安装在所述杠杆位于盒体内的另一端上,所述浮球重于所述防板结插杆以使浮球在自身重力下能够带动防板结插杆上升。
本实用新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浮球在清水室中水体的浮力作用下带动防板结插杆下降,用于搅动和下压固体氯从而防止板结,此时氯释放至水体中进行消毒;在进入工作间歇状态前,清水室中的水体经反冲洗排水管排出使水位下降,浮球下降随之带动防板结插杆上升,同时也避免了自动加氯装置长期浸入水中。本实用新型清水室中氯浓度大小与浸没在水体内自动加氯装置的通孔的数量和孔径相关,其中,浸没在水体内通孔的数量通过清水室的水位高低进行调节,从而保证氯浓度符合相关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东建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东建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9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浇注料分级整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矿石粉碎筛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