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钢制前防撞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58346.7 | 申请日: | 2014-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8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腾飞;杨丹;胡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B60R19/18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钢制 前防撞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钢制前防撞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防撞梁在车身上的安装方式有两种:1、通过焊接固定在汽车上,这种安装方式是在白车身上形成一道横穿车身的安装梁,这样不利于发动机舱内零件的装配;同时,也不便于更换防撞梁。2、先用工装将防撞梁定位并夹紧在车身上,再用紧固件固定防撞梁,在后续装配过程中再将工装拆除,工装流转到下一工位时还需物流返回工装,这样不仅耗费了工时,同时增加了人力成本。因此设计一种安装定位方便,便于拆卸,同时具有较好强度的防撞梁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定位,并具有较好强度的防撞梁结构。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汽车钢制前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本体,防撞梁本体的一端开有牵引孔,牵引孔中固定有套筒螺母,防撞梁本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吸能盒,套筒螺母设置于吸能盒中,吸能盒的端部固定有安装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包括防撞面板,防撞面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长度与防撞面板相同,中部为空心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防撞面板围成凹槽;所述安装座板上设有与车身相对应的定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板的顶部设有与车身纵梁相对应的定位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板的顶部开有与车身保险杠角撑相对应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和第二横梁的中部均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与防撞梁本体之间固定有吸能盒加强板,吸能盒加强板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固定连接,吸能盒固定于吸能盒加强板上,套筒螺母的前端穿过吸能盒加强板和牵引孔。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面板上固定有套筒螺母加强板,套筒螺母的前端穿过吸能盒加强板,防撞面板和套筒螺母加强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上设有溃缩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安装座板上设置挂钩或定位孔,方便防撞梁在车身上的定位,安装时无需工装配合,防撞梁本体采用闭口辊压成形,并通过辊弧工装辊压成一定的弧度,以便于和不同车型的保险杠的造型进行匹配,结构强度高,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防撞面板围成凹槽使防撞梁在碰撞时受力更为均匀,加强了防撞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安装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B—B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安装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防撞梁本体,2—牵引孔,3—套筒螺母,4—吸能盒,5—安装座板,6—防撞面板,7—第一横梁,8—第二横梁,9—定位挂钩,10—定位孔,11—吸能盒加强板,12—套筒螺母加强板,13—溃缩筋,14—保险杠角撑,15—保险杠支架,16—喇叭支架,17—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8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式汽油三轮车防盗装置
- 下一篇:保险杠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