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冷电机机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7542.2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3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华;黄立波;褚先章;王必生;金阳洋;乌唯杰;张波;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安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8 | 分类号: | H02K5/18;H02K5/2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周珏 |
地址: | 315801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冷 电机 机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风冷电机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电机行业的日益发展,高效、节能和省材一直是电机设计者的目标,然而受经验和技术的限制,现有的风冷电机结构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结构简单的电机,其冷却效果一般,而冷却效果好的电机,其结构较为复杂,且制造和装配成本高。风冷电机机壳包括具有一个筒状内腔的机壳本体,机壳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安装孔。目前,机壳本体上的安装孔需要在铝挤压成型获得机壳本体后,再进行钻盲孔、攻螺纹的加工工序来获得,生产工序较为复杂,不仅铝原料消耗量大,且工件加工时间长,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冷电机机壳,其机壳本体上的安装孔可以直接通过挤压型材获得,既能有效降低加工原料的用量,又能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冷电机机壳,包括具有一个筒状内腔的机壳本体,所述的机壳本体的四周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多组第一散热筋,每相邻两组所述的第一散热筋之间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的安装部上沿轴向开设有用于通入冷却风的散热腔,所述的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与所述的散热腔相连通,所述的安装孔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的机壳本体为适用于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壳体,方便加工,有利于节省原料。
所述的散热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筋,近一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降低风冷电机的温升,从而保护风冷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安装部上沿轴向开设有用于通入冷却风的散热腔及用于固定的安装孔,且散热腔和安装孔相连通,这种设置使得在机壳本体的加工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挤压型材获得安装孔,不必再另外钻盲孔,减少了加工工序,同时降低了加工原料的用量,从而缩减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安装孔与散热腔相连通,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从而保护风冷电机因温升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端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风冷电机机壳,包括具有一个筒状内腔11的机壳本体1,机壳本体1的四周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四组第一散热筋2,每相邻两组第一散热筋2之间设置有安装部3;安装部3上沿轴向开设有用于通入冷却风的散热腔4,每个安装部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两个安装孔5,安装孔5与散热腔4相连通,在此,两个安装孔5对称分布于散热腔4的两侧;安装孔5设置有内螺纹(图中未示出);散热腔4内设置有五条第二散热筋6。
在此,机壳本体1采用适用于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安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安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75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