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藏库通风分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7537.1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8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远学;田恒林;沈艳芬;高剑毕;肖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F25/14 | 分类号: | A01F25/14;A01F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藏库 通风 分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储藏库内部通风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对马铃薯储藏库内温湿度进行调节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马铃薯储藏库通风结构由自然或机械进气口、通风道及出气口构成,自然或机械进气口与通风道直接连接,通风道一般采用地槽,分主通风道和支通风道,支风道在主通风道两侧对称布置,这种通风系统称为“非”字形通风结构的工作过程为:通风时,外部空气从进气口进入主通风道,再从主通风道进入支通风道,最终进入马铃薯堆,经过马铃薯堆后空气由出气口排出储藏库,从而达到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的作用。但该种通气结构存在两种不均匀通风:一是马铃薯储藏库支通风管道间通风不均匀,空气是无粘流体,在管道中具有向最小阻力处流动的特性,“非”字形通风结构在通气时,由于支通风道一般采用地槽或地上波纹风管,且支通风道一般较长,又因为支通风管道上的通气孔是均匀分布的,在靠近主通风管道的支通风管道处空气流动阻力就会比较小,远离主通风管道的支通风管道空气流动阻力就会比较大。因此,马铃薯储藏库在通风时,靠近主通风管道的支通风管道处进风量越大,在远离主通风管道的支通风管道处通风量越小,导致支通风管道内通风不均匀;二是主通风管道内通风不均匀,通风时靠近进风口的主通风管道内的通风量大,远离进风口的主通风管道内的通风量小,从而主通风管道内的通风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能够实现对马铃薯储藏库内均匀通风的储藏库通风分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储藏库通风分流装置,包括箱体、鼓风装置和通风管道,所述箱体的一端开口,所述鼓风装置位于所述箱体内且鼓风装置的出风端朝向箱体的开口一侧,所述通风管道分为若干根主通风管道和若干根支通风管道,所述主通风管道的一端伸入到箱体内且与鼓风装置的出风端相连通,所述各根主通风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各根支通风管道相连通,其中所述若干根主通风管道成分层排列,每四根主通风管道均匀排列为一层且其中每两根主通风管道的长度保持一致,所述每层中的长度较长的每根主通风管道的外侧各有一根长度较短的主通风管道,且下层主通风管道的长度均大于上层中相对应的主通风管道的长度,
所述支通风管道的数量与主通风管道的数量保持一致,所述若干根支通风管道相对于主通风管道垂直布置,所述每组中的各根支通风管道的末端平齐,
所述支通风管道成与所述主通风管道相对应的分层形式,每四根支通风管道均匀排列为一层,每层中的支通风管道包括长度一致的较长的两根支通风管道和长度一致的较短的两根支通风管道,所述每层中长度较长的每根支通风管道各自与同层中位于里侧的且长度较长的主通风管道相连通,所述每层中长度较短的每根支通风管道各自与同层中位于外侧的且长度较短的主通风管道相连通,且下层支通风管道的长度均大于上层中相对应的支通风管道的长度,
所述各根支通风管道的上部分管道壁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在靠近主通风管道的部位分布稀松,所述通气孔在远离主通风管道的部位分布密集。
本实用新型储藏库通风分流装置,其中所述箱体的开口一侧与所述主通风管道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储藏库通风分流装置,其中所述箱体和所述密封装置均为混凝土砌筑而成的。
本实用新型储藏库通风分流装置,其中所述各根伸入到箱体中的主通风管道部分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储藏库通风分流装置,其中所述通气孔沿所述支通风管道轴线均匀排列成六列,每列上的通气孔也都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储藏库通风分流装置,其中所述六列通气孔上分布的孔的数量从靠近主通风管道至远离主通风管道依次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和六个。
本实用新型储藏库通风分流装置,其中所述主通风管道的数量与所述支通风管道的数量均为四的倍数。
本实用新型储藏库通风分流装置,其中所述各根主通风管道的直径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储藏库通风分流装置,其中所述各根支通风管道的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储藏库通风分流装置,其中所述鼓风装置为鼓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未经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7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谷机脱粒滚筒装配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食用菌栽培接种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