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复合环面蜗杆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7126.2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6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晨霞;李开卫;和法洋;李展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4 | 分类号: | F16H3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单大义 |
地址: | 2015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复合 蜗杆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领域,有关行星减速器和环面蜗杆减速器,具体的说来就是整合两种减速器满足工业需求。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行星减速机具有功率分流、同轴线的运动特点,其相对普通定轴轮系齿轮传动具有很多优点,如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效率高、工作平稳、使用范围广等。一级传动的速比范围在3-12之间。
相对于行星减速机而言,环面蜗杆减速器多齿双线啮合、齿面诱导法曲率较小,滑动角接近90度,有利于形成齿面间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其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传动范围在10到100之间。
对于工业生产上大批量使用的速比150-1000间的减速机,采用行星减速器需要3-6级传动,轴向尺寸较长;而且由于行星减速器输出端无通孔和双轴输出结构,在一些场合未能发挥其优势。整合行星减速器和环面蜗杆减速器的优点,即可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行星减速器大速比时传动级数多,而且无法实现通孔和双轴输出的缺点,提出一种行星复合环面蜗杆减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行星复合环面蜗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采用行星减速器复合叠加环面蜗杆减速器的两级传动结构,所述行星减速器作为第一级传动,所述环面蜗杆减速器作为第二级传动;所述行星减速器的电机输入端与传动电机相连,所述行星减速器的输出轴与环面蜗杆减速器的蜗杆输入轴设计为一体,所述环面蜗杆减速器的蜗轮输出端与工作机输入端连接,从而实现转角输出。
所述行星减速器作为高速级传动,所述环面蜗杆减速器作为低速级传动,满足速比150-1000的减速器的传动要求。
所述行星减速器的输入端为电机法兰、液压马达法兰或输入轴。
所述环面蜗杆减速器的输出端为通孔输出、单轴输出或双轴输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适应范围广,输出形式多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星减速器的电机输入端2行星减速器本体3环面蜗杆减速器本体4环面蜗杆减速器的蜗轮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相信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行星复合环面蜗杆减速器,采用行星减速器复合叠加环面蜗杆减速器的两级传动结构,所述行星减速器作为第一级传动,所述环面蜗杆减速器作为第二级传动;包括行星减速器的电机输入端1、行星减速器2、环面蜗杆减速器3以及环面蜗杆减速器的蜗轮输出端4;
所述行星减速器的输入端为电机法兰、液压马达法兰或输入轴;
所述环面蜗杆减速器的输出端为通孔输出、单轴输出或双轴输出;
将行星减速器的电机输入端1与传动电机相连,将行星减速器的输出轴与环面蜗杆减速器的蜗杆输入轴设计为一体,所述环面蜗杆减速器的蜗杆输出端与工作机输入端连接,从而实现转角输出。
所述行星减速器作为高速级传动,所述环面蜗杆减速器作为低速级传动,满足速比150-1000的减速器的传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71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散粮灌装机
- 下一篇:一种化工投料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