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伤治疗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7096.5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5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合;杨新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合;杨新蕾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361003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伤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伤科病人专用治疗架,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移动的烧伤治疗架。
背景技术
烧伤病人由于伤口创面的特殊性,治疗时需要使用专用的顶部带有治疗仪的治疗架。由于现有的治疗架不能移动,使用时需要来回搬动,很不方便。对卧床患者进行治疗时,还需要和病床结合使用,这时,一种方法是先将病床搬起来,将治疗架放好后再将病床放回去,利用顶部的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由于来回搬挪病床会对患者造成痛苦,如果病人侧滑至地上,还会引用感染;还有一种方法是病床不动,将治疗架底部的连接杆拆除,顶部的治疗仪通过两侧的支架移放至病床上方,然后再将连接杆装上,用紧固手轮紧固即可,这种方法的不足是,当连接杆拆下后,如果两侧的支架用力不均匀,而支架顶部与治疗仪之间是铰接,会造成治疗仪下落砸伤患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和使用均安全方便的烧伤治疗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烧伤治疗架,包括带有支腿的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支腿顶部的治疗仪 ,所述底座上对称设置有四个行走滚轮,靠近所述底座一侧的两支腿的顶部通过销轴与所述治疗仪的侧边框架相铰接,在所述两支腿的上部对称固定设置有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治疗仪底部的连接耳相铰接,所述两支腿与治疗仪之间对称设置有辅助支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底座上设置有行走滚轮,移动方便,便于病人更换病房;和病床结合使用时,底座可直接从病床下推进去,气弹簧的活塞杆伸出,将治疗仪推至水平,同时为安全起见,将辅助支杆支撑在支腿和治疗仪底部,既安全又非常方便,还不影响患者;治疗结束后,将该治疗架从病床下拉出,取下辅助支杆,气弹簧回位,治疗仪可折叠放置,不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烧伤治疗架,包括带有支腿1的底座2以及设置在支腿1顶部的治疗仪3 ,该底座2上对称设置有四个行走滚轮4,方便烧伤治疗架的移动;靠近底座2一侧的两支腿1的顶部通过销轴5与治疗仪3的侧边框架相铰接,在两支腿1的上部对称固定设置有气弹簧6,气弹簧6的活塞杆7端部与治疗仪3底部的连接耳8相铰接,两支腿1与治疗仪3之间对称设置有辅助支杆9。
实际制造时,气弹簧6可以通过固定架安装在两支腿1的内侧,在两支腿1的外侧设置辅助支杆9。辅助支杆9可以活动设置:两只腿1的外侧设置一个挂环,治疗仪3两侧的底部也设置一个挂环,治疗时,气弹簧6的活塞杆7伸出,将治疗仪3上推至水平,然后将两端带钩的辅助支杆9分别挂在两个挂环上进行辅助支撑,保证治疗时治疗仪3不会下落,治疗时直接将该烧伤治疗架从病床9的侧面推入即可对病床10上的患者进行治疗,非常方便,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合;杨新蕾,未经张新合;杨新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7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棺形骨灰盒
- 下一篇:无附件电机直推床板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