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式散热器上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6532.7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2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挺;胡恩波;李其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4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板式散热器上盖。
背景技术
板式散热器是机动车内的重要部件,它与机动车内的天然气发动机连接,对天然气发动机内的天然气进行散热降温。板式散热器安装时其上盖板与天然气发动机外壳相连接。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板式散热器上盖上与天然气发动机外壳的具体连接结构包括螺栓及螺栓座。所述的上盖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的螺栓座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上表面设有与螺栓相连接的盲孔,所述的本体的下表面设有容置在所述的定位孔内的定位柱。所述的螺栓座安装在上盖上,即所述的定位柱容置在所述的定位孔内,所述的本体的下表面焊接在所述的上盖的上表面上。所述的螺栓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的盲孔内。此种现有技术的板式散热器上盖存在以下缺陷:目前的板式散热器的定位孔的尺寸较大,孔径一般在14mm左右,与其配套的螺栓座的定位柱的直径也较大,这使得本体的下表面的面积就较小,从而使得本体下表面与上盖上表面之间的焊接面积较小,影响焊接强度,焊接强度较小,螺栓座与上盖之间连接不可靠。板式散热器安装到天然气发动机上之后,使用时间长了,螺栓座与上盖之间容易被拉开,这将会产生漏油的现象,从而出现机器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增大螺栓座与上盖之间的焊接面积的板式散热器上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板式散热器上盖,包括盖板、螺栓座及螺栓;所述的盖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的螺栓座包括本体及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设于所述的本体的下表面上且该定位柱的直径大小与所述的定位孔的孔径大小相匹配,所述的本体的上表面设有用于与螺栓的一端相连接的盲孔;所述的螺栓座安装在所述的盖板上,所述的定位柱容置在所述的定位孔内,所述的本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的盖板的上表面焊接;所述的螺栓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的盲孔内;所述的盖板上的定位孔的孔径为5-8mm。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板式散热器上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板式散热器上盖的盖板上的定位孔的孔径为5-8mm,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大大减小了定位孔的孔径大小,这样也就增大了螺栓座本体的下表面的面积,从而增大了螺栓座与上盖之间的焊接面积,增加焊接强度,使得螺栓座与上盖之间连接较可靠,避免使用时间长了螺栓座与上盖之间拉开而产生漏油的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盖板上的定位孔的孔径为6mm。采用此种结构后,为最佳实施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盖板上表面定位孔的孔口周边设有凸台;所述的螺栓座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的凸台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的凸台的上表面焊接。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凸台增加了盖板定位孔的孔口周边的厚度,增加强度;而且凹槽的槽底与凸台的上表面焊接,增加了焊接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加螺栓座与上盖之间的焊接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凸台的上表面为圆弧面,所述的凸台靠近所述的定位孔的厚度大于所述的凸台远离所述的定位孔的厚度。结构简单,所述的凸台的上表面为圆弧坡面,使得螺栓座与上盖之间焊接较方便而且焊接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板式散热器上盖的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板式散热器上盖组装之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板式散热器上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板式散热器上盖组装之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盖板,1.1、定位孔,1.2、凸台,2、螺栓座,2.1、本体,2.2、定位柱,2.3、盲孔,2.4、凹槽,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65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液管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微粒捕集器再生温度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