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车用燃气泄露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6219.3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9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张朋辉;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道为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G08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泄露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泄露报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报警响应速度快,灵敏度好,抗干扰性强的燃气车用燃气泄露报警器。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越来越普及的交通工具,其在出行上带给人们的便捷性方面具有重要贡献,然而,目前绝大部分的汽车都是采用汽油等具有较高污染性的燃料,其燃烧产生的尾气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而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的燃气车,其作用也越来越显现。燃气具有存储量大,污染小等先天优势,在有限的石油存储情况下,目前燃气作为汽车的新能源已经投入使用,也将快速增加。采用这种污染小的燃气作为汽车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可大大降低人类活动对大气的污染破坏。但是,同时也存在燃气泄露的问题,燃气无色无味,其泄漏始不易被人发觉。而目前现有的大多数燃气泄露报警器都只能适用于家用的环境下,或者是家用报警器进行简单的改装,在外型安装尺寸,设计理念上均没有考虑到汽车上的实际情况,在汽车电瓶的输入电压,以及气敏传感器的抗振动等方面均存在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报警响应速度快,灵敏度好,抗干扰性强的燃气车用燃气泄露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气车用燃气泄露报警器,包括控制主机、电磁阀和若干气敏传感器,所述气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用于感应环境中天然气的浓度,所述电磁阀设在燃气瓶的出气管道上,并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所述控制主机设有一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上设有复位按钮、静噪按钮及对应于各气敏传感器的报警指示灯,所述控制主机连接有一用于对汽车电瓶进行欠压检测和过压检测的欠压过压保护装置。
上述的一种燃气车用燃气泄露报警器,所述控制主机内集成有用于发出警报声的扬声器。
上述的一种燃气车用燃气泄露报警器,所述复位按钮用于强制关停所述控制主机,使其免受外界燃气泄露造成的干扰。
上述的一种燃气车用燃气泄露报警器,所述静噪按钮用于强制关断所述扬声器。
上述的一种燃气车用燃气泄露报警器,所述气敏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以及套设在传感器本体尾端的防水套,所述防水套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安装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一经通电,无需任何操作,便自动进入监控状态。正常报警时控制主机发出滴、滴、滴的间续叫声,相应位置的报警指示灯闪亮,则说明对应于该气敏传感器所在的位置燃气浓度超标。在气敏传感器连接线接触不良或气敏传感器内部开路、短路,控制主机发出滴滴滴――滴滴滴的断续叫声,同时,相应位置的报警指示灯闪亮,则表明对应于该报警指示灯的气敏传感器有故障。若汽车由外界气体干扰导致报警,在确认非本车泄漏后,按下复位按钮可强制关停控制主机1分钟。在此时间内可使车辆摆脱现场,若报警没有解除,1分钟后控制主机控制电磁阀关闭,切断燃气供应。具有警响应速度快,灵敏度好,抗干扰性强的特点,在电瓶欠压或者过压时均能发出报警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气敏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中:1-控制主机、2-欠压过压保护装置、3-气敏传感器、4-电磁阀、5-显示面板、31-传感器本体、32-格栅孔、33-安装夹、34-防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燃气车用燃气泄露报警器,包括控制主机1、电磁阀4和若干气敏传感器3。各气敏传感器3分别通过控制主机1上的相应的输入端口与控制主机1连接,其用于探测感应燃气车内环境中天然气的浓度,在探测感应到燃气车内环境中天然气浓度超过正常的安全浓度值时,气敏传感器3产生感应信号,并将感应信号传输给控制主机1。所述电磁阀4设在燃气瓶的出气管道上,并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主机1连接。在气敏传感器3探测感应到燃气车内环境中天然气浓度超过正常的安全浓度值时,气敏传感器3将感应产生的信号传输给控制主机1,控制主机1经过信号处理然后向电磁阀4发送阀门关断执行信号,使电磁阀4执行阀门关断动作,对燃气瓶进行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道为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道为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62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NG重卡燃气泄漏报警系统
- 下一篇:无线数据采集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