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拉铆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6198.5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4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高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良 |
主分类号: | B21J15/10 | 分类号: | B21J15/10;B21J1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动 拉铆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电动拉铆枪。
背景技术
抽芯铆钉是一类单面铆接用的铆钉,但须使用专用工具拉铆枪进行铆接。铆接时,铆钉钉芯由专用铆枪拉动,使铆体膨胀,起到铆接作用。这类铆钉特别适用于不便采用普通铆钉(须从两面进行铆接)的铆接场合,故广泛用于建筑、汽车、船舶、飞机、机器、电器、家具等产品上。使用拉铆枪铆接时,只需要单侧施工即可完成的铆接工作,施工、操作非常方便、快速,不会破坏工件,适用于手或顶铁无法到达的部位施工。铆钉接合原理为铆钉头贯穿铆接之板材,铆钉杆受拉力迫使铆钉头扩张形成凸缘状,使材料达到铆接的目的。
拉铆枪包括有手动抽芯拉铆枪、气动抽芯拉铆枪及电动抽芯拉铆枪。通常,在市场上和工程中使用抽芯拉铆枪为手动的。手动抽芯拉铆枪的工作原理是:靠两只手紧握二只枪把,两只胳膊用力向中间使劲,通过杠杆拉动一筒管,筒管头内部装有二卡爪,二卡爪借助于环包于其外圆柱型腔体的内圆锥面,咬住抽芯铆钉杆向后拉。操作时,先将抽芯铆钉尾部的钢质铆钉杆插入抽芯拉铆枪头部的二卡爪内,然后再将抽芯拉铆枪放正,使铆钉插入要铆接工件的孔内,再用力将抽芯拉铆枪把开合几次,随着筒管的前后运动,其内的二卡爪分几次拉动抽芯铆钉杆,靠抽芯铆钉杆的大头端将铆钉的细端压缩撑大,直到将组合工件铆紧,最后铆钉杆承受不了再大的拉力,在大头端发生颈缩,断裂为止,完成铆固过程。气动抽芯拉铆枪是将压缩空气转化成液动,控制活塞轴前后运动完成铆接工作。手动抽芯拉铆枪工作效率低,气动抽芯拉铆枪耗能大,因此,传统气压式的拉铆枪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已难以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
为此市面上又出现了电动拉铆枪,电动拉铆枪通过电机将扭矩传递给减速机构,再由减速机构传递给输出轴,然后通过输出轴将大扭矩传递给推动螺杆,相对于传统的拉铆枪来说扭矩更大,从而方便的完成铆钉的安装工作,但是由于电动拉铆枪的扭矩很大,虽然在拉铆时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传统的电动拉铆枪中的输出轴两端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构以及推动螺杆连接,而联轴器能够承受的扭矩有限,所以输出轴两端容易与推动螺杆以及减速机构打滑,给生产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现有技术中的拉铆枪也没有很好的解决该问题现状,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输出轴两端不易与减速机构以及推动螺杆打滑的新型电动拉铆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动拉铆枪,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电机、与电机传动连接的减速机构、与减速机构传动连接的输出轴、与输出轴传动连接的推动螺杆,所述输出轴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多边形内孔,所述输出轴对应多边形内孔的另一端面上连接有多边形端头,所述多边形内孔以及多边形端头均与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减速机构上设置有卡套在多边形端头上的卡套孔,所述推动螺杆上设置有卡设在多边形内孔中的卡设端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机构能够放大电机的扭矩,并将扭矩传递给输出轴;减速机构包括减速盘、行星齿轮、太阳齿轮以及行星架,当电机将扭矩传递给太阳齿轮后,太阳齿轮驱动行星齿轮转动,行星齿轮通过齿轮轴连接在减速盘上,且行星齿轮绕着太阳齿轮转动,所以能够带动减速盘转动,且由于行星齿轮绕着太阳齿轮的转速较慢,所以减速盘的转矩较大,由因为卡套孔同轴开设在减速盘上,卡套孔的横截面与多边形端头的横截面大小形状均相同,且多边形端头契合在卡套孔内,多边形端头与卡套孔形成若干个接触面,通过这些接触面来传递扭矩,每个接触面都会承受一部分的扭矩,从而防止扭矩过大而导致的打滑现象,并能减小磨损;卡设端头的横截面也是多边形,且形状大小与多边形内孔一致,所以卡设端头契合在多边形内孔中,且卡设端头与多边形内孔形成有多个接触面,并通过这些接触面来传递扭矩,所以当输出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推动螺杆转动,且每个接触面都会承受一部分的扭矩,从而防止扭矩过大而导致的打滑现象,并能减小磨损;该设计能使输出轴两端不易与减速机构以及推动螺杆打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行星架以及由行星架驱动的减速盘,所述卡套孔同轴开设在减速盘上,所述减速盘通过卡套孔卡套在输出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盘与输出轴联动,当行星架带动减速盘转动时,卡套孔与多边形端头的接触面传递扭矩,能够将扭矩分摊在每个接触面上,从而防止打滑,从而更好的传递扭矩,且减速盘为圆盘状,比较方便在圆心位置加工卡套孔;该设计便于行星架传递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良,未经高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61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