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冲压模具安全存放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56184.3 | 申请日: | 2014-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6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琛;曹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旭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00 | 分类号: | B21D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 地址: | 2016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冲压 模具 安全 存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冲压模具安全存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冲压模具安全存放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冲压模具在存放过程中,若不将上下模撑开,会使模具型面损伤,因此需要安全支撑件将上下模具分开。
传统的安全支撑件是圆柱体形或长方体形的实心体,在模具存放时使用,起到将上、下模撑起,保证上、下模之间留有一定空间,起到在模具存放时保护上、下模工作零件不受力和不受损伤的作用。在模具开始生产工作时会将其取出,但在实际生产中,会出现操作工人忘记取出安全支撑件的情况,等到发现安全支撑件受到挤压发生变形时,模具已经产生裂纹,或者已经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冲压模具安全存放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冲压模具安全存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以及安全支撑管,所述安全支撑管支撑设于所述上模以及下模之间,所述安全支撑管中部细、两头粗。
所述安全支撑管包括上套筒、中套筒、下套筒以及套筒垫块,所述上套筒、中套筒、下套筒以及套筒垫块由上至下依次焊接固定,所述上套筒以及下套筒的外径相等,且大于所述中套筒的外径,所述套筒垫块呈盘状。
所述上套筒、中套筒、下套筒以及套筒垫块的各自相接处全周焊接固定。
所述安全支撑管为两个,分别支撑于设于所述上模以及下模之间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既能稳定的支撑上模以及下模,也能在操作人员忘记将安全支撑件取出就进行生产时,较好的保护模具的铸件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冲压模具安全存放结构,包括上模110、下模120以及安全支撑管130。
其中,安全支撑管130支撑设于上模110以及下模120之间,安全支撑管130中部细、两头粗,当操作人员忘记将安全支撑管130取出就进行生产时,安全支撑管130会从中部较细部分断裂,从而不会对上模110、下模120产生更大的反作用力,由此较好的保护模具的铸件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安全支撑管130为两个,分别支撑于设于上模110以及下模120之间的两侧,提高了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安全支撑管130包括上套筒131、中套筒132、下套筒133以及套筒垫块134。
上套筒131、中套筒132、下套筒133以及套筒垫块134由上至下依次焊接固定,上套筒131以及下套筒132的外径相等,且大于中套筒132的外径,套筒垫块134呈盘状,如此设计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既能稳定的支撑上模110以及下模120,也可以在压力过大时保护上模110以及下模120。
较佳的,上套筒131、中套筒132、下套筒133以及套筒垫块134的各自相接处全周焊接固定,性能稳定可靠。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旭模具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旭模具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61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