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餐厨垃圾有机质回收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6052.0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2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幼平;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纪银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30B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周丽莉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有机质 回收 输送 装置 | ||
1.一种餐厨垃圾有机质回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受料输送螺旋(12)、喷淋系统(13)、第一集渣液槽(14)、排料螺旋(16)、第二集渣液槽(17),壳体(11)、第一集渣液槽(14)、第二集渣液槽(17)均固定于机架(21)上,受料输送螺旋(12)、喷淋系统(13)、排料螺旋(16)均设置于壳体(11)内,并且喷淋系统(13)位于受料输送螺旋(12)的上方,喷淋系统(13)包括管路(131)及设置于管路(131)上的若干个喷头(132),所述管路(131)连接有清洗水源,受料输送螺旋(12)一端连接第一驱动机构(121)另一端连接排料螺旋(16),排料螺旋(16)另一端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161),第一、第二驱动机构(121、161)均设置于壳体(11)外,第一集渣液槽(14)位于壳体(11)下方与受料输送螺旋(12)相对应的位置,第二集渣液槽(17)位于壳体(11)下方与排料螺旋(16)相对应的位置,第一、第二集渣液槽(14、17)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有机渣液排口(141、171),壳体(11)底部设有若干排渣液孔(112),壳体(11)通过排渣液孔(112)分别与第一、第二集渣液槽(14、17)连通,壳体(11)顶部左端设有进料口(111),壳体(11)底部靠近排料螺旋(16)的一端设有排固料口(1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有机质回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料输送螺旋(12)与排料螺旋(16)相互垂直,并且排料螺旋(16)倾斜设置,壳体(11)位于所述排料螺旋(16)外的部分倾斜设置,所述排固料口(113)位于壳体(11)较高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厨垃圾有机质回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集渣液槽(14、17)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第二有机渣液排口(141、17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集渣液槽(14、17)上较低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厨垃圾有机质回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上设有除臭系统抽吸接口(1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餐厨垃圾有机质回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液孔(112)在所述壳体(11)上均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餐厨垃圾有机质回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螺旋(16)为无轴螺旋,所述受料输送螺旋(12)为若干个相互平行依次紧密排列的无轴螺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厨垃圾有机质回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集渣液槽(14、17)均为固定于所述壳体(11)外的封闭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餐厨垃圾有机质回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水源为从所述第一、第二有机渣液排口(141、171)排出的渣液经有机发酵工艺处理后的工艺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餐厨垃圾有机质回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受料输送螺旋(12)、第一集渣液槽(14)、排料螺旋(16)、第二集渣液槽(17)均由防腐蚀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纪银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世纪银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60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型支承辊
- 下一篇:一种用于管道防淤积的旋转疏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