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雾分离器环形波纹片的成形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5048.2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7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景安;胡立山;张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豫新精密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13/02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毋致善 |
地址: | 453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器 环形 波纹 成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技术,特别一种油雾分离器环形波纹片的成形模。
背景技术:
由梯形波纹的环形片叠成正六边形蜂窝状油雾分离器,因其分离性能突出被广泛用于发动机。然而,这种环形波纹片在冲压成形过程中,毛坯受弯曲、拉伸变形,其外圆、内孔直径均会收缩变小,如果采用一次整体成型,坯料受凸、凹模的摩擦阻力作用,材料不能正常流动,无法成形出合格的零件。目前,国外采用将环形波纹片分为多个扇形片分别成形,然后用焊接连接成环形波纹片,这种环形波纹片上有多个连接焊缝,此焊缝需能承受发动机在数万转离心力的作用,因而对焊接工艺的要求很高,而且焊缝的平整性要求高,否则影响换环形波纹片叠放时对正六边形蜂窝状的形成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连接焊缝的环形波纹片成形模。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和技术方案是,一种油雾分离器环形波纹片的成形模,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至少设有一个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通槽,所述等腰梯形通槽底脚的角度为120°,所述等腰梯形通槽的槽的宽度为外端宽而内端窄的锥形,所述下模上表面上的等腰梯形通槽为二个以上时,各等腰梯形通槽呈放射状分布,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下模上的等腰梯形通槽相配的突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无连接焊缝、工艺成本低和环形波纹片尺寸和形状精度高的显著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环形波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环形波纹片的波纹形状示意图,图3是环形波纹片叠加形成的蜂窝结构图,图4是环形波纹片的展开图,图5是成形环形波纹片毛坯结构示意图,图6是成形环形波纹片的模具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采用环形坯料在成形模中分多次局部形成波纹的方式制成完整的环形波纹片,成形模一次能成形的最多波纹数需经过实验确定,对于不同规格和材质来说是不同的。现结合0Cr18Ni9不锈钢环形波纹片零件,零件尺寸规格:外径 为117mm,内径为149mm,料厚为0.1mm,波形为等腰梯形,零件有129个波。在环形件上成形波纹(梯形波),零件的内径和外径都要收缩变小,无法采用整个零件一次成形出全部波形。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采用多个零件通过焊接形成环形波形零件而产生的焊缝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局部分段进行成形的方法制出完整的环形波形片,经过大量实验,每次成形出3个波形,需成形43次制成一个零件,多组多次成形,需要解决零件成形的精确定位,且定位结构应可靠,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零件的内径的内部和外径的外部分别设置定位孔,分别与下模板上的定位销相滑配。
根据零件的尺寸计算展开的尺寸为,D’和D’’。由于成形时零件毛坯的内外径均要收缩变小,其收缩量不是理论能精确得出,需要经过实验来得出。考虑在毛坯上设置内外两个工艺定位孔,需加大上述毛坯的外径尺寸和减小内径尺寸,得出毛坯内、外径尺寸,如图5所示。定位孔设置在三个波形中的中间处。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是上模为阳模2,下模为阴(凹)模4,上模板1上的导向孔与下模板7上的导柱3滑配,下模上设有呈放射形的三个等腰梯形通槽5与上模上的三个等腰梯形凸块8相对,在上述下模板上设有二个定位销6,所述下模上的等腰梯形通槽为外端宽内端窄的锥形通槽。
每次成形的波纹数量必须使成形出的零件质量符合要求,一次成形的波纹数多,则生产效率高,成形的波纹数少,则效率低。上述实例给出的波形数为129个波,为一次成形三个波形的整数倍,即43次,当零件波形数不是一次成形的波形数的整数倍时,可采用第二个模具单独成形剩余的波形,此时效率降低。另一种方法是,当余下的波形数为2个波或1个波,对2个波的,定位孔设在此两个波的中间处,对1个波的,定位孔设在此波形的中心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豫新精密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新乡豫新精密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5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