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浆采集置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4980.3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2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兵;杨国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 |
地址: | 6414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浆 采集 置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血液成分采集领域,具体为一种血浆采集置换装置。
背景技术
血浆置换是现代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血液疾病以及其他相关疾病治疗时净化血液的重要手段之一。血浆置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血液分离机,在体外将患者的血液分离成血浆和血细胞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然后弃去含有害致病物质的血浆,并用等量的置换液代替血浆,再将血细胞成分和置换液一起回输到患者体内。
由于血液中含有凝血因子,因此在血液采出人体后,必须及时进行抗凝处理。目前,血液与抗凝液通过采用两套泵管系统,分别泵送血液和抗凝液。通过分别控制与泵管系统向配套的蠕动泵,通过调节两台蠕动泵的速度比,从而使血液与抗凝液按比例进行泵送,其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并且在安装耗材时,对两套泵管系统的一致性也有要求,如果偏差较大,采集的血液与抗凝液将不能达到设定的标准要求。而采用两台蠕动泵驱动耗材,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安装负担,也使得设备成本增加,进一步导致血浆置换成本升高。同时,现有的与血液分离机配合使用的耗材中,由于置换液的补充管路与分离杯的出口端连通,血浆回输与置换液补充同步进行。其中,置换液从血液分离杯的出口进入,由于置换液较血细胞成分比重轻,因此浮于比重较重的浓缩血细胞上,导致置换液与血细胞成分不能充分混合,同时,回输过程是从血液分离杯底部抽取,这也造成置换液输注过程出现前少后多的情形,导致置换液的用量无法准确控制,在循环时,大部分置换液被废弃,造成实际补充置换液量与理论设定置换量产生较大的偏差,影响置换液的补充。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能解决前述问题的、新的血浆采集置换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与血液分离机配套的血浆置换耗材中,采用两台泵管系统,对血液分离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较高,泵管系统的一致性要好,设备成本和血浆置换成本升高,并且其中的置换液从血液分离杯的出口进入,导致大部分置换液被废弃,造成实际补充置换液量与理论设定置换量产生较大的偏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血浆采集置换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与单泵离心式血浆采集仪器配套使用。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快捷,对单泵离心式血浆采集仪器的控制稳定性要求低,血液、抗凝液的混合比例精确,采用一台蠕动泵进行驱动,能够有效降低设备及血浆置换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置换液能按要求进行补充,实现了置换液的定量补充,避免了置换液的废弃,对于置换液的补充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稳定性好,能够满足血浆置换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浆采集置换装置,包括采血针、第一连接件、第一穿刺器、抗凝泵管、血液过滤器、血液泵管、组合泵卡、与血液过滤器相连的压力监测器接头、第二连接件、分离入口软管、分离杯、分离出口软管、血浆收集袋,所述采血针、血液过滤器分别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一穿刺器通过抗凝泵管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所述血液过滤器通过血液泵管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所述分离杯的入口端通过分离入口软管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所述分离杯的出口端通过分离出口软管与血浆收集袋相连,所述抗凝泵管、血液泵管分别设置在能带动抗凝泵管内液体单向流动且能带动血液泵管内液体双向流动的组合泵卡上;还包括置换液补充管、第二穿刺器,所述第二穿刺器通过置换液补充管与第二连接件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分别为多通接头。
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分别为三通接头。
还包括止液夹,所述止液夹设置在采血针与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软管上。
还包括重量测定装置。
所述重量测定装置为电子秤。
所述分离出口软管为透明软管。
所述组合泵卡包括第一泵头、第二泵头,所述血液泵管设置在能带动血液泵管内液体双向流动的第一泵头上,所述抗凝泵管设置在能带动抗凝泵管内抗凝剂单向流动的第二泵头上。
所述第二泵头由主动轮、从动轮、棘轮、弹簧、施力销组成,棘轮位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弹簧和施力销安装在主动轮上的三角槽形孔内,棘轮、弹簧、施力销三者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49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