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蒸汽熔盐储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4941.3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7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善清;章文扬;李琳;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2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蒸汽 熔盐储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盐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蒸汽熔盐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国家自2000年以后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我国热电联产项目的发展,即将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过程中或之后的抽汽或排汽的热量加以利用,既发电又供热,使得热效率达到80%以上。热电联产项目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目前,热电厂使用锅炉烧煤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来实现热电联产。实际应用中,由于用户对电和热的需求往往呈现典型的周期性峰谷分布,为满足峰值需求,热电厂需要配置尖峰锅炉用于调峰;而在用热或用电低谷时,锅炉却无法满负荷运行,形成了设备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温蒸汽熔盐储能系统,用于热电厂的削峰填谷,平衡电负荷和热负荷,实现设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热电厂运营的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温蒸汽熔盐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冷熔盐储罐、低温熔盐泵、热熔盐储罐、高温熔盐泵、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蒸汽汽包、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组成,所述的低温熔盐泵和高温熔盐泵均为液下泵,分别安装于冷熔盐储罐和热熔盐储罐顶部;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均为熔盐-蒸汽/水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低温熔盐泵和热熔盐储罐相连形成一条熔盐流动通道,且第一换热器设置有外部高温蒸汽进出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依次串联并与高温熔盐泵、冷熔盐储罐相连也构成一条熔盐流动通道;所述的第四换热器、第三换热器、蒸汽汽包和第二换热器形成一条水/蒸汽流动通道,且第四换热器上设置有外部过冷水入口,第二换热器上设置有高温蒸汽出口。
所述的冷熔盐储罐和热熔盐储罐处于系统的最低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标高一致且均高于两个熔盐储罐,第三换热器的标高高于第二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的标高高于第三换热器,有利于各换热器中熔盐的顺利排空。
所述第一换热器使用外部高温蒸汽来加热低温熔盐,将高温蒸汽的热能转换为熔盐的热能。
所述第四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使用高温熔盐依次通过预热、蒸发和过热三个换热过程将外部过冷水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蒸汽熔盐储能系统,可在用电或用热低谷时,将热电厂锅炉产出的高温蒸汽的热能转换为熔盐的热能存储起来;在用电或用热高峰时,系统对外放热,将水加热成高温蒸汽进行发电和供热。应用于热电厂进行削峰填谷,可取代建设尖峰锅炉,并实现已有设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热电厂运营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熔盐储罐;2、低温熔盐泵;3、热熔盐储罐;4、高温熔盐泵;5、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蒸汽汽包;8、第三换热器;9、第四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高温蒸汽熔盐储能系统,主要由冷熔盐储罐1、低温熔盐泵2、热熔盐储罐3、高温熔盐泵4、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6、蒸汽汽包7、第三换热器8和第四换热器9组成,低温熔盐泵2和高温熔盐泵4分别安装于冷熔盐储罐1和热熔盐储罐3顶部;第一换热器5与低温熔盐泵2和热熔盐储罐3相连形成一条熔盐流动通道,且第一换热器设置有外部高温蒸汽进口a1和出口a2;第二换热器6、第三换热器8、第四换热器9依次串联并与高温熔盐泵4、冷熔盐储罐1相连也构成一条熔盐流动通道;第四换热器9、第三换热器8、蒸汽汽包7和第二换热器6形成一条水/蒸汽流动通道,且第四换热器9上设置有外部过冷水入口b1,第二换热器6上设置有高温蒸汽出口b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南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49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