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动可充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4277.2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0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雨昕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H02K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充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运动可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LED手电筒中配备可充电电池,与LED灯电连接,用以为LED灯提供电源,从而使LED手电筒实现照明。
目前,市场上生产一种手摇LED手电筒,其可以通过用户手摇的方式对手电筒内的充电电池或是电容进行充电,从而使LED手电筒实现照明。具体的,在电池电量用尽的情况下,用户需要不断的手摇把手,以使得将用户手摇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电池中,从而为LED灯供电。
但是,若要实现持续充电,需要用户不断的手摇把手,这样,使得用户的劳动量增加;若用户只是简单的手摇几下把手,则不能实现持续充电,使得存储电能不多,往往用一下就要重新摇晃一下,不能实现正常的照明应用,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方法和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动可充电设备,包括:设备本体;
设备本体内部设置有永磁体、至少一个弹簧、可充电电池、线圈和电路板;
弹簧的一端与永磁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设备本体固定连接;
线圈缠绕在永磁体外,且与永磁体存在预设间隙;线圈与电路板电连接;
电路板与可充电电池电连接;可充电电池与负载电连接。
进一步的,该运动可充电设备中,电路板包括整流电路和集成电路IC;
整流电路和IC电连接;其中,IC中至少包括稳压电路和保护电路。
进一步的,该运动可充电设备中,弹簧的一端与永磁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设备本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该运动可充电设备还包括:环形软磁铁;
环形软磁铁套接在永磁体外,且与永磁体存在预设间隙;线圈缠绕在环形软磁铁上,且与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该运动可充电设备中,设备本体上还设置有USB输入接口。
进一步的,该运动可充电设备中,设备本体上还设置有USB输出接口。
进一步的,该运动可充电设备还包括:手摇连杆和变速机构;
手摇连杆与变速机构可转动连接;
变速机构与永磁体固定连接,或者变速机构与弹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该运动可充电设备中,永磁体为铷铁硼磁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动可充电设备,与现有技术中的LED手电筒,若要实现持续充电,需要用户不断的手摇把手,这样,使得用户的劳动量增加;若用户只是简单的手摇几下把手,则不能实现持续充电,使得存储电能不多,往往用一下就要重新摇晃一下,不能实现正常的照明应用,实用性较差的方案相比,其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内部设置有永磁体、至少一个弹簧、可充电电池、线圈和电路板;弹簧的一端与永磁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设备本体固定连接;线圈缠绕在永磁体外,且与永磁体存在预设间隙;线圈与电路板电连接,用于将产生的电动势传导至电路板中;电路板与可充电电池电连接;可充电电池,用于与负载电连接,为负载供电。本实用新型,在用户运动(例如行走)的情况下,会带动弹簧上下摇摆,从而带动永磁体上下振动,该永磁体与外围的线圈产生相对运动,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电动势。该电动势通过电路板对内置在设备本体中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实现运动时对设备进行持续充电,不会增加用户的劳动量并且实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动可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运动可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动可充电设备中永磁体与环形软磁铁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动可充电设备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可充电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备本体101;设备本体101内部设置有永磁体102、至少一个弹簧103、可充电电池104、线圈105和电路板106;弹簧103的一端与永磁体102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103的另一端与设备本体101固定连接;线圈105缠绕在永磁体102外,且与永磁体102存在预设间隙;线圈105与电路板106电连接,用于将产生的电动势传导至电路板106中;电路板106与可充电电池104电连接;可充电电池104与负载107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雨昕,未经张雨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4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面保温复合隔热板
- 下一篇:适用于建筑室内装置的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