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术用注水高频电刀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53463.4 | 申请日: | 2014-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1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陆巍;刘颖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M5/17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杨东明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注水 高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手术用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手术用注水高频电刀。
背景技术
电刀用交流电的射频来切割和凝固组织,电刀能有效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并在不需结扎所有血管的情况下能提供非常干净的手术视野。电刀是用电流本身来加热组织,电流必须通过组织产生效应,电流在组织内传导产热,热来源于细胞离子的振荡,受振荡的离子在细胞内相互碰撞,其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电刀在组织中的效应取决于流经该组织的电流的大小,也就是电流密度,电流密度=安培/面积(A/cm2)。工作时尖头电刀与组织的接触面比钝头电刀接触面小,其工作电流密度就大的多,所以尖头电刀比钝头电刀更有效。电刀的目的就是产生热量来切割和凝固组织,其释放的热量直接与组织的电阻成比例。电阻低的水所释放的热量就少,电阻高的皮肤就能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生的热量与电流通过组织的截面积成反比。外科手术主要利用电刀的切割和电凝效应。电刀切割是利用电子在组织上切割的过程,切割需要在电极和组织间发生瞬间的火花,这些火花释放出的热传给组织造成组织切割。当凝固或电灼电流激活时,活性电波时间仅占10%,细胞内的温度在受到电火花轰击时升高,其余大部分时间细胞不受电流的轰击,其温度又很快恢复正常。这就导致了电凝效应。
传统电刀的目的就是使组织产生热力损伤,而这种损伤理应只发生在要手术的部位或接触点,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使是尖头电刀,使用时接触面积较小,但是实际上起作用的是电流所产生的热能,电火花的温度相当高,以至于接触点周围的组织也将受到热损伤,这种热损伤的程度与电刀接触点的距离成反比,越远离接触部位,受热温度越低。这样一方面传统电刀操作由于损伤组织范围较大,不能完成精细的外科切割等操作;另一方面,并非受热温度低的稍远离操作部位的组织就是安全的。举例而言,当受热温度较低的部位存在小血管,此时热损伤引起血管壁的破坏,但又不足以凝固血液,中断血流,将导致出血,干扰手术。另外,有些组织虽然手术时受到低温热损伤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形态改变,但是此时组织热损伤已经产生,在手术完成后发生因细胞坏死导致延迟性并发症,如:延迟性出血或淋巴漏、胆漏、甚至肠漏的可能。与手术刀相比,在切割组织时,传统电刀所引起的组织损害较重,这将延缓伤口愈合,及增加粘连及血肿的形成。而且延迟坏死将影响创面组织愈合,增加感染机会。还有有些电流在通过小的断面结构时,会在窄的断面处产生电流聚集,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热损伤。例如:电刀分离胆囊与十二指肠粘连时所造成的十二指肠损伤。如果近胆囊的粘连带比十二指肠端的粘连带宽,那么流到十二指肠侧的电流密度比到胆囊的电流密度要高,医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胆囊,而没有意识到电流会损伤十二指肠。特别是当电刀处理了靠近胆囊的粘连带后,再电刀处理靠近十二指肠的粘连带,几乎所有的电流都流向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的电流密度将很高并造成十二指肠损伤,常常表现为迟发性十二指肠穿孔,这是因为热损伤部位的组织需要几天的时间才发生坏死而穿孔。
目前外科手术已经越来越向精细解剖操作发展,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也要求彻底清扫区域淋巴结,但需避免损伤重要解剖结构包括:血管、神经等,如保留生殖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根治术。为了减少对周围组织热损伤,各种新型手术切割、凝固器械应运而生,如:超声刀、热能刀等手术器械由于产生热能方式不同,温度峰值较低,故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但是这些手术器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它们普遍作用时间较长,另外它们的操作面仍然较大,接触的组织较多,而且价格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电刀损伤组织范围较大、容易损伤受热较低的部位的小血管,且容易导致延迟性并发症,而超声刀、热能刀等操作面较大,且价格昂贵等缺陷,提供一种手术用注水高频电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手术用注水高频电刀,其包括一壳体和一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头端的金属电刀头,所述金属电刀头与位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设于所述壳体的尾端的电线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一电切按键和一电凝按键,其特点在于,所述壳体的头端还设有一金属注射针头,或者所述壳体的头端设置一替代所述金属电刀头的金属注射针头;金属注射针头的尾端与位于壳体内的一绝缘塑料材料的注射软管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还设有能控制注射软管通断的注水开关结构,所述注射软管的另一端经所述壳体的尾端导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34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口腔医疗用可旋转式喷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肿瘤活检取样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