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地线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3399.X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3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张富柱;刘文奇;于茜;唐晓博;刘鲁嘉;赵子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2 | 分类号: | H01R4/4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地线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二次地线连接装置,属于电力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成熟和完善,对变电站的倒闸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快速准确,同时也要求安全可靠。在以往倒闸操作的过程中,二次地线的挂接多次出现因地线的设计问题,而导致的工作进度缓慢。变电运维工作中没有统一设计标准的二次地线,其结构形式多样,并且由于是二次接地,电压等级不高,其二次地线往往由运维人员自行制作。现场实际工作中,线夹操作十分不便,不能快速牢固的接到导体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二次地线的线夹操作十分不便,不能快速牢固的接到导体端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二次地线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立柱、上夹体、下夹体、活动夹板和螺柱,立柱竖直设置,上夹体、下夹体由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在立柱的一侧,上夹体的一端与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成一体,下夹体的一端与立柱相对应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活动夹板水平设置在上架体与下夹体之间,螺柱的上端穿过下夹体与活动夹板的下表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经过在倒闸操作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挂接二次地线十分便捷,适应性强,能满足各种端子箱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接地端连接牢固,无任何的松动、脱落现象,导体端线夹便于操作,可以轻易的掐接到导线处。相对于传统的二次地线,本实用新型安全、便捷,提高了工作的安全型和效率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二次地线连接装置包括立柱1、上夹体2、下夹体3、活动夹板4和螺柱5,立柱1竖直设置,上夹体2、下夹体3由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在立柱1的一侧,上夹体2的一端与立柱1的上端固定连接成一体,下夹体3的一端与立柱1相对应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活动夹板4水平设置在上架体2与下夹体3之间,螺柱5的上端穿过下夹体3与活动夹板4的下表面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二次地线连接装置的活动夹板4的一端与立柱1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活动夹板4下表面设有导套6,螺柱5的上端插装在导套6内。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二次地线连接装置的下夹体3的下表面设有螺套7,螺柱5插装在螺套7内,且螺柱5的外侧壁与螺套7的内侧壁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是:如此设置,通过旋转螺柱5,螺柱5沿螺套7旋转上升或下降,进而实现活动夹板4与上架体2之间的开合。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二次地线连接装置还包括金属片8和金属片固定螺栓9,金属片8通过金属片固定螺栓9安装在立柱1的下端。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二次地线连接装置的导套6上插装有用于固定螺柱5的定位螺栓10。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33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