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水面漂浮救援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3348.7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2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赵轶惠;殷海波;薛林;阮桢;曹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D04C1/12;D04C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水面 漂浮 救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援装备,具体涉及一种救援绳。
背景技术
在突发性地震、洪水、泥石流和雪崩等自然灾害以及其它突发的意外事故和灾害中,任何形式的救援工作都是首当其冲的,而救援就需要各种救援器材。
例如当城市发生地震时,极有可能使各种高层建筑、高架公路发生不同程度的坍塌,且被损坏的横七竖八的建筑物结构又形成了不同情状的危险环境,导致受伤害的人员,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深埋、挤压,或被阻困于各种恶劣的灾难现场,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救援工具才能顺利进行施救,例如救援绳。
目前消防部队在抗洪抢险和水域救援中通常使用传统的消防轻型全绳或通用型安全绳,消防安全绳在在高层建筑、受限空间和山岳等环境的救援任务中普遍使用,主要用于人员的搭救和保护。但是这些消防安全绳都不能满足消防水域救援工作的特点:(1)消防安全绳直径较粗,重量大,在水中通常会吸水下沉到水面以下,不方便携带和使用,不适合水域工作;(2)尼龙等材质制成的安全绳湿态强度会降低很多,大大降低了使用的安全性;(3)现有消防安全容易被无机酸腐蚀,环境耐受性很差,不适合水面救援使用;(4)在恶劣水域条件下,消防安全绳的最小破断强度不能满足救援的需要。
由此可见,提供一种抗拉,使用者寿命长,且适用于水域救援的救援绳是本领域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救援绳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能漂浮于水面,抗酸抗腐,使用寿命长,适用于水域救援的救援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水面漂浮救援绳,所述救援绳包括绳皮和绳芯,所述绳皮为丙纶绳皮,所述绳芯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芯,该绳芯和绳皮编织成一体形成援绳。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绳皮中均匀编织有不同颜色的纱线。
进一步的,所述绳皮中均匀编织有发光的纱线。
进一步的,所述绳皮中均匀编织有强反光的纱线。
进一步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芯由8股至12股线束编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救援绳上设置至少一个D形环。
根据上述方案形成的救援绳具有可漂浮于水面、抗拉强度高、轻柔、色彩鲜明醒目等特点,有效解决了传统救生绳漂浮和抗拉能力的矛盾问题。
其将绳皮和绳芯编织在一起,具有非常高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使用寿命长;再者该救援绳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遇水后不会吸水变重,且在水中也具有非常好的柔软度,便于在水中操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其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强度水面漂浮救援绳100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漂浮救援绳100主要由绳皮101和绳芯102两部分构成。
其中,绳芯102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芯,而绳皮101为丙纶绳皮,该绳皮101通过编织工艺与绳芯102编织成一体形成救援绳100。
由此形成的救援绳100中,绳皮101能够很好的包裹住绳芯,大大提高救援绳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该救援绳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芯具体由8股至12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线束编织而成,本方案中采用12股线束编织而成,这样除了能够提高绳芯的强度外,其能够很好的与绳皮进行编织。
为了能够提高该救援绳在实际使用的便捷性,在该救援绳上还是设置有至少一个D形环,这些D形环相互配合,以实现救援绳与冲锋舟、固定物体、锚点以及救援人员相连接,以此来提高其使用的便捷性。
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可以在该救援绳中编织具有不同警示功能的纱线。
具体的,可在绳皮中编织相应的发光纱线,这些发光纱线沿绳皮延伸方向螺旋设置,且它们之间间距相同。
或者可在绳皮中编织相应的强反光纱线,这些强反光纱线沿绳皮延伸方向螺旋设置,且它们之间间距相同。
或者在在绳皮中编织相应的特殊颜色纱线,这些具有特殊颜色的纱线沿绳皮延伸方向螺旋设置,且它们之间间距相同。
或者,在在绳皮中同时编织进发光纱线和特殊颜色纱线,这些发光纱线和特殊颜色纱线沿绳皮延伸方向螺旋设置,并且发光纱线和特殊颜色纱线相间设置,它们之间间距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33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